菜单
  

    化学方程式:
    实验步骤:
    氯化胆碱(0.7 g,5 mmol),对甲苯磺酸(0.95 g,5 mmol),置于单颈瓶中,,氮气保护,搅拌,油浴100 ℃加热40分钟,缓慢冷却8小时,形成无色透明室温低共熔物,真空干燥后待用。
      在上述低共熔物中,加入对溴苯乙酮(9.94 g, 50 mmol),将乙二胺(1.50g,25mmol)一次性加入,加入甲苯(20 mL),加热至80 ℃,反应1小时,TLC显示,原料耗尽。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易挥发组分,甲基叔丁基醚(40 mL×3)加入剩余物中,萃取产物,小心地将醚层分离出圆底烧瓶,合并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50 mL×3)洗涤醚层,MgSO4干燥有机层。过滤,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剩余物用甲醇或二氯甲烷重结晶得到纯产物9.28g(理论产量为10.54g),产率为88%。White solid. m.p.: 198-199 °C.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2.26 (s, 3H, CH3), 3.89 (s, 2H, CH2), 7.48-7.51 (m, 2H, ArH), 7.62-7.65 (m, 2H, ArH).
    化学方程式:实验步骤:
    氯化胆碱(0.7 g,5 mmol),对甲苯磺酸(0.95 g,5 mmol),置于单颈瓶中,,氮气保护,搅拌,油浴100 ℃加热40分钟,缓慢冷却8小时,形成无色透明室温低共熔物,真空干燥后待用。
       在上述低共熔物中,加入对甲氧基苯乙酮(7.50 g, 50 mmol),将乙二胺(1.50g,25mmol)一次性加入,加入甲苯(20 mL),加热至80 ℃,反应1小时,TLC显示,原料耗尽。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易挥发组分,甲基叔丁基醚(40 mL×3)加入剩余物中,萃取产物,小心地将醚层分离出圆底烧瓶,合并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50 mL×3)洗涤醚层,MgSO4干燥有机层。过滤,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剩余物用甲醇或二氯甲烷重结晶得到纯产物7.45g(理论产量为8.10g),产率为92%。White solid. m.p.: 167-168 °C.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2.27 (s, 3H, CH3), 3.87 (s, 2H, CH2), 6.88-6.89 (m, 2H, ArH), 7.74-7.75 (m, 2H, ArH).

    化学方程式:
    实验步骤:
    氯化胆碱(0.7 g,5 mmol),对甲苯磺酸(0.95 g,5 mmol),置于单颈瓶中,,氮气保护,搅拌,油浴100 ℃加热40分钟,缓慢冷却8小时,形成无色透明室温低共熔物,真空干燥后待用。
       在上述低共熔物中,加入对硝基苯乙酮(8.25g, 50 mmol),将乙二胺(1.50g,25mmol)一次性加入,加入甲苯(20 mL),加热至80 ℃,反应1小时,TLC显示,原料耗尽。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易挥发组分,甲基叔丁基醚(40 mL×3)加入剩余物中,萃取产物,小心地将醚层分离出圆底烧瓶,合并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50 mL×3)洗涤醚层,MgSO4干燥有机层。过滤,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剩余物用甲醇或二氯甲烷重结晶得到纯产物7.96g(理论产量为8.85g),产率为90%。Light yellow solid. m.p.: 182-183 °C.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2.35 (s, 3H, CH3), 3.97 (s, 2H, CH2), 7.92-7.94 (m, 2H, ArH), 8.22-8.23 (m, 2H, ArH).
    化学方程式:
    实验步骤:
    氯化胆碱(0.7 g,5 mmol),对甲苯磺酸(0.95 g,5 mmol),置于单颈瓶中,,氮气保护,搅拌,油浴100 ℃加热40分钟,缓慢冷却8小时,形成无色透明室温低共熔物,真空干燥后待用。
        在上述低共熔物中,加入三硝基苯乙酮(8.25 g, 50 mmol),将乙二胺(1.50g,25mmol)一次性加入,加入甲苯(20 mL),加热至80 ℃,反应1小时,TLC显示,原料耗尽。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易挥发组分,甲基叔丁基醚(40 mL×3)加入剩余物中,萃取产物,小心地将醚层分离出圆底烧瓶,合并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50 mL×3)洗涤醚层,MgSO4干燥有机层。过滤,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剩余物用甲醇或二氯甲烷重结晶得到纯产物7.61g(理论产量为8.85g),产率为86%。Light yellow solid. m.p.: 148-149 °C.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2.37 (s, 3H, CH3), 3.97 (s, 2H, CH2), 7.54-7.57 (m, 1H, ArH), 8.11-8.13 (m, 1H, ArH), 8.22-8.24 (m, 1H, ArH), 8.65 (s, 1H, ArH).
  1. 上一篇:钴源装置的环境评价+文献综述
  2. 下一篇:低磷预膜剂的研制+文献综述
  1. 管线钢X80在氯离子环境中...

  2. 数字全息术研究铁在酸性...

  3. 有机物标准熵的拓扑研究

  4. 干柱柱层析在有机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5. 金纳米棒-荧光染料-金纳米...

  6. NHC-Pd化合物在催化溴代苯...

  7. O2存在下cis-CF3CH=CHCl与OH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研究

  8.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9.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0.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1.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2.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3.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4.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6.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7.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