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薄膜片材方面
各类食品、药品、无毒无菌的包装材料;纺织品、精密仪器、电器元件的高档包装材料;录音带、录象带、电影胶片、计算机软盘、金属镀膜及感光胶片等的基材;电气绝缘材料、电容器膜、柔性印刷电路板及薄膜开关等电子领域和机械领域。
1.6.2. 包装瓶的应用
其应用已由最初的碳酸气饮料发展到现在的啤酒瓶、食用油瓶、调品瓶、药品瓶、化妆品瓶等。
1.6.3. 电子电器
制造连接器、线圈绕线管、集成电路外壳、电容器外壳、变压器外壳、电视机配件、调谐器、开关、计时器外壳、自动熔断器、电动机托架和继电器等。
1.6.4. 汽车配件
如配电盘罩、发火线圈、各种阀门、排气零件、分电器盖、计量仪器罩壳、小型电动机罩壳等,也可利用PET优良的涂装性、表面光泽及刚性,制造汽车的外装零件。
1.6.5. 机械设备
制造齿轮、凸轮、泵壳体、皮带轮、电动机框架和钟表零件,也可用作微波烘箱烤盘、各种顶棚、户外广告牌和模型等。.
1.6.6. PET塑料的成型加工
可以注塑、挤出、吹塑、涂覆、粘接、机加工、电镀、真空镀金属、印刷。
1.7 PET的回收利用
德国PET废瓶回收成为“中国毛衣”也值得大家深思,德国市场上每年流动800多万个PET瓶子。垃圾回收公司收去这些瓶子,压成团或粉碎成片,然后以相对来说相当高的价格出售给中国。根据相关人士计算,能装16升饮料的瓶子可以做成一件毛衣。回顾1993年前,所有塑料瓶都进了垃圾箱,一小部分回收利用。自从4年前实施了押罐费,超市必须回收空瓶,PET瓶子踏上了万里征途:远赴中国,变成合成粗呢毛衣后,再返回德国,衣锦荣归。中国纺织业有着巨大的塑料需求。尽管商人会在德国回收企业的价格上再加一码,进口还是比自己生产这种原料便宜。从汉堡运往香港的运费很低,原因是,货轮从中国运来并卸下纺织品后,船上有很多空位。在中国生产的成本很低,因为劳动力低廉,而环境和社会标准不完善。在中国工厂里,这些PET原料被按色分类,切成碎片熔而化之。加工后,PET瓶子以纺织品的形式返回德国,在德国销售。这里体现的价值创造是巨大的:一件合成粗呢毛衣价格在50至100欧元之间,而所用材料只相当于32欧分。远东对旧塑料的饥饿根本就看不到尽头。中国已无法以一手原料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像PET这样的二手原料身价倍增。塑料空瓶运往中国当地被当成原料来用,这一点表明,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二手原料的世界市场。10年前,垃圾被扔到垃圾场,“那时我们是一个消费与丢弃社会。”中国加工德国再出售这个例子说明了问题,“这个市场发展向全体消费者表明:一些垃圾确实得到了再生再利用。”
再者,如最近两年来,印度洲际回收公司已经生产出合格再生PET,据报道,印度国有洲际回收公司Indian-ownedIntercontinentalRecycling位于英格兰北部Skelmersdale地区的装置于2007年11月开始试运行,按计划,该装置每年能回收与转化3万吨废塑料瓶。此外,该装置拥有一些分拣、冲洗和烘干的设备,生产出的产品将是用于非食用产品的热罐瓶片。消费者可以利用这种材料来包装非食用产品或作为中间来分隔两层可食用物质。目前在英国,用于非食用产品的再生PET瓶片的市场价格为600英镑/吨左右。
另外,日本企业成功研究开发出回收再生PET改性剂,回顾日本2000年4月全面实施容器回收法,2006年回收PET瓶达到39万吨,仅达到回收率的60%。为了PET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难题。由日本了口夕化成公司成功研究开发出回收再生PET改性剂“AR-P-1000”和“AR-P-1100”两种牌号推向市场。AR-P回收再生改性剂的主要特点是:①使用时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②在室温下非常稳定。③适用于所有的塑料成型加工设备。④能够任意着色。⑤可直接进行共混添加。⑥提高了PET回收再生成型材料的冲击强度。由于AR-P以微细状态分散在回收PET成型材料中,在成型加工剪切力的作用下,相互界面张力小。AR-P与回收PET成型材料粘度比为1,分散好,改善了回收PET成型材料的冲击强度,例如:当添加5%"AR-P”时,缺口冲击强度由2KJ/mz提高到5.5KJ/m2。在一10℃时低温冲击强度由1.BkJ/mz提高到SkJlm2o⑦改善了回收再生PET成型材料的粘度,提高了PET熔融成型材料的流动性能,适宜成型加工形状复杂,异形材等挤出成型制品。
- 上一篇:四羧基金属卟啉钴的合成研究
- 下一篇:GC-MS+电子舌不同品牌的白酒风味特征研究
-
-
-
-
-
-
-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