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1、交往对象单一,不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同龄编班的组织方式下,幼儿在幼儿园中交往的对象大部分是同龄的小伙伴,即使是在幼儿园以外的场所,家长也经常选择同龄的伙伴与幼儿一起玩耍,这大大限制了幼儿交往对象的多样性,从而妨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加剧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人总是对幼儿有求必应,且幼儿吃的、玩的、用的全都是自己“独享”,这导致了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幼儿同龄教育这种教育组织形式下,幼儿年龄尚小,其认知发展、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发展相当不完善,经常不能相互理解对方的言语、行为,这就导致了“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另外。当幼儿与同龄的幼儿之间进行社会交往时,争抢玩具、不理解对方言语、骄傲自大、自私哭闹等行为就会频繁出现,大大阻碍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在混龄教育下的幼儿所展开的社会交往中,这些问题会得到大大的改善,那么,何谓幼儿混龄教育?其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又有怎样关系呢?  
    二、幼儿混龄教育
       (一)幼儿混龄教育的涵义
    教育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以“混龄”这种形式出现的,幼儿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原始意义上或宽泛意义上的“混龄教育”与当今大家倡导的或本文讨论的混龄教育并不能等同,但却为当今的幼儿混龄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
    所谓幼儿混龄教育就是将年龄在 3~6 周岁的学前幼儿编排在一个相对大的环境里共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毕生致力于探索“科学的教育学”,混龄教育是其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被实践证明有益于幼儿的发展,被各国争先采纳,我国也作出了一些尝试。
       (二)幼儿混龄教育的理论基础
    1、认知发展理论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学派认为,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互动中得到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断补充和构建新的知识经验。幼儿的认知是在社会交往中发展的,当然也会带来社会认知冲突。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不同年龄幼儿的知识经验的不同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必然会发生冲突,这就为幼儿在社会交往中进行同化和顺应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2、社会发展理论
    以文果斯基为代表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教育传递着社会文化,并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有学者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一段距离——介于由独自解决问题所显示的实际发展程度,与经由成人的指导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来解决问题所显示的潜在发展程度之间的距离”。[ ]从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出发,“最近发展区”揭示了幼儿已有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其交往发展潜力之间的关系。在混龄教育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拥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在彼此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经验分享、合作探究的机会,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发展潜力。
        3、社会学习理论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两种方式习得各种行为,即通过自身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而习得相应行为的过程,以及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相应行为的过程。在幼儿园混龄教育中,当异龄幼儿在进行游戏等互动时,年幼幼儿往往会去模仿年长幼儿的一些社会交往行为,这些行为继而会在持续的异龄互动中得到强化。而年长的幼儿也会对年幼幼儿的一些行为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
  1.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的调查研究
  2. 下一篇:师范生说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 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公益改革探索

  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道德素质调查研究

  3. 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策略及原因分析

  4. 幼儿化学启蒙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5.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6. 网络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

  7. 青少年智力残疾人士职业教育效果评估

  8.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9.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0.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2.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3.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4.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5.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6.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7.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