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一直是一个热门性话题,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公平性的问题一直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所谓的公平行为就是指公平行为是指个体将自己所拥有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他人,或者无私地送予他人[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追求公平,《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不担心分的少而担心分的不均匀。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人们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遇到不公平现象时,常常会表现出不满和愤怒,甚至牺牲自己也要惩罚不公平者。而儿童作为正在处于社会化的第一阶段,研究儿童的分配公平性来探讨儿童的儿童的道德发展、认知发展等。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分配公平判断主要基于三个原则:均衡、平等和需要[5]。而典型的博弈范式主要考察的是平等这一公平原则,独裁者博弈是通常采用的一种博弈范式[6]。有研究发现,儿童在4岁时,就已经能够通过考虑公平或他人的利益而判断什么情景是对的,同时他们还可以用道德来解释自己的行为[7]。
而现有的研究者关于心理理论和分配公平的研究已有不少,也不断有人对心理理论进行论证。已有研究采用横断设计,通过对3-5岁的儿童的心理理论的测试,表明,幼儿的心理理论在3-5岁时发生巨大的变化,在5岁时大多数幼儿已经具备了心理理论的能力,4岁是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8]。随后对4-5岁的儿童的行为进行考察时再次论证了4岁时儿童的心理理论确实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9]。随后又有研究对3-6岁的幼儿心理理论信念愿望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得出了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在3-6岁期间随年龄逐渐提高,4岁是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4-5岁是幼儿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10]。
儿童的公平行为随着心理理论水平、年龄的提高也随之增多,心理理论水平是儿童分配公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继续对3-6岁的的儿童施测,探讨心理理论、道德情绪与儿童公平行为的关系,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平均分配率逐渐上升,4-6岁儿童与3岁儿童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心理理论、道德情绪均可显著地预测公平行为,道德情绪在心理理论与公平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也有研究采用资源分配范式,发现儿童可以决定是否和其他对象分享资源(如贴画或糖果)的情景下,3-8岁儿童对于群体内成员的公平性选择随年龄不断增加[11]。有研究通过对比儿童面对不同对象时公平选择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心理理论影响儿童对不同对象的公平性选择[12]。
情景亦是影响儿童分配不公平行为的因素,不同的情境类型儿童所采取的行为亦是不同。研究采用资源分配范式,通过对比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分配公平性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在卷入情境下心理理论形成的儿童比未形成的分配更公平,在非卷入情境中,两组儿童的表现无差异[13]。也有研究采用结构访谈法和情景测验法对学前儿童进行测试,通过对比不同情景和不同对象的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分配情境类型下,儿童在负向情境所表现的公平分配行为多于在正向情境下的公平分配行为;幼儿公平分配行为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14]。
综上所述,我国在心理理论及分配公平上取得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以往的研究采用迫选式的独裁者博弈,例如王斯和苏彦捷对心理理论公平性的研究,致使实验结果偏离真实情景,缺乏外部效度;另外,由于以往研究通常只考虑正向情景中儿童的分配公平性,即分配奖励物品,而忽略了在分配物品是负向惩罚物时,儿童的分配公平性。因此,本研究将设置更为符合现实合理的实验情景,选取处于3-6岁的不同年级的儿童,通过对不同心理理论水平、不同情境下的儿童进行独裁者博弈,来探讨心理理论和情景对儿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