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发现情境,巧妙地开发和拓展 9
5.1.2 挖掘情境,展现数学之美 9
5.1.3 数字化情境,体现数学的多样性 9
5.2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主参与学习 9
5.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0
5.3.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0
5.3.2 建立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 10
1 问题的提出
1.1 新课改推动初中数学教育
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个“新”包括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和合法权利;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间互动方式;应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促进有效教学发展。[1]在新课改下, 不仅要求教师可以保证学生掌握知识, 还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学生能力中,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必须进行大力度改革, 教师要根据新课改后数学教材的变化, 相应地改变数学教学的策略, 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2]
1.2 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有待提高
随着课改的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但很多地方还是出现低效和无效的情况。
(1) 教师方面
很多教师会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已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要求学生有预习痕迹到时候要求检查。为了达成老师的愿望,很多学生根本就是把书本草草看一遍,然后画上一些短横,并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教师也没有认真研究过教材,为学生的预习提供良好的指导。
教师没有根据具体内容设计好配套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讲述、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几个步骤。所有的新课都按这个模式去套,根本不管课堂的差异性。教学提问无效,规定化提问语句,看似来来回回的提问,其实就是“是不是?对不对?”的反复。教学评价模糊,评价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统一的“很好、很棒、不对。”使得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优秀、哪里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跟进。学生是需要教师的尊重,模糊的评价只会让课堂变得枯燥无,不利于教学的真正展开。教学中应注重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但在参与和活动背后,确实盲目、形式化倾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数学思维根本没有被开发,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课堂讨论无效,很多教师每节课都会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或者讨论,不管问题是否简单或复杂,很多学生还没搞清楚问题的实质就开始乱说一气,看似热闹的课堂其实和菜市场的哄乱没有两样,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讨论了什么。其实,我们应该从这些“热闹”中沉静下来反思,思考数学教学的真正含义,真正提高有效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