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对角色游戏的定义
角色游戏又被称为创造性游戏,本研究中采用了艾利康宁关于角色游戏的定义:角色游戏是一种发展了的活动形式,幼儿在这种活动中充当成年人的角色(职能),并在专门设置的角色条件下概括地再现成人的活动和他们的关系[1],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使用物体。
2.模拟实物的定义
本研究中模拟实物指的是以现实生活中实物为模版仿制的各种缩小版本的实物玩具。如仿真茶具、仿真炊具、仿真电话等,这些材料可以不只是幼儿园提供的购买的商品玩具,也可以是老师根据角色游戏主题自己动手制作的如馄饨饺子等食材类布艺玩具。
3.替代物的定义
本研究中的替代物是指角色游戏中提供的逼真性程度比较低、具有更高的开放性程度的游戏材料,或是用来代替一种实物发挥作用的另一种物品。比如说替代电话的杯子,替代零食的雪花片,替代口红的勺子等等。
4.合作行为
合作行为是指幼儿之间在游戏、学习的过程中,或是在日常生话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的行为[2]。
(二)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现状
在幼儿园实习的三个月中,笔者有机会对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角色游戏分别进行观察。笔者所在的YH幼儿园是无锡市一家私立幼儿园。YH幼儿园19个班级中,每个班级至少准备两个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每个班级的主题由班主任从幼儿感兴趣的绘本或动画中选择,如:巴巴爸爸爱美发、阿武巧手坊、阿武书房等等。
7个小班中,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小班的老师偏向于投放模拟实物。以《娃娃家》为例,幼儿模仿爸爸妈妈在家喂小宝宝吃饭,投放的材料有:娃娃一只、仿真煤气灶、小锅、馄饨、面条、塑料蔬菜玩具、荷包蛋等都是模拟的逼真材料。
6个中班中,每个班级主题不一,中班老师在投放材料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增加替代物的比例,由于中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还是更喜欢逼真的模拟实物玩具,真正投入使用的替代物并不多。以《海鲜超市》为例,儿童可以在超市里购买各种海鲜,并且要求超市工作人员帮助自己烹饪海鲜。箩筐里的各种鱼类是老师制作的仿真玩具,锅碗瓢盆是缩小版的仿真玩具,幼儿用纸箱来代替超市里的购物车,用纸片或者雪花片来代替纸币。
在6个大班中,各种区域游戏的内容更为丰富,幼儿似乎更喜欢玩建构游戏、益智游戏等,但角色游戏仍然处于重要地位。大班老师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较少进行干预,投放的材料开放性程度较高,大班幼儿的游戏自由程度更高。以《小吃街》为例,大班幼儿分别扮演小吃街的厨师、老板以及上门吃饭的顾客,老师提供了工作服(经营餐馆的家长提供的真正的厨师工作服)、各种烧烤原料(布艺玩具)、收银机(由餐巾纸盒替代)、纸币(白纸)、餐盘(由蛋糕碟替代)、锅铲(由木棒替代)、炊具灶台(仿真玩具)。可以发现替代物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主要还是以模拟实物玩具为主。
在进行角色游戏时,不论是哪个年级的幼儿都会偏爱形象逼真的模拟实物游戏材料,而另一类无明显形象特征的替代物游戏材料则很容易遭到幼儿的冷落。其次,小中大班对于角色游戏的兴趣度有一些区别。再次,而即使处于同一个年级,不同班级的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兴趣度也会有所区别。这些在幼儿园的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令笔者产生了研究的兴趣,首先,模拟实物与替代物哪一种更有利于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呢?其次,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是否受到材料投放方式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