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自卑心理对流动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
自卑是一种自我评价,一种在认知上产生偏差,认为自己无能软弱的情感。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自卑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本文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自卑心理对流动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
2.1 自卑心理威胁流动儿童的身体健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作出了新的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具有自卑心理的儿童不愿意过多的与外界交往,不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因此,他们的情绪问题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时间一长很容易威胁到他们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抑郁等健康方面的疾病。另外,有研究表明,长期的自卑会使人产生生理方面的变化,造成某些器官受损,导致各种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等。因此,自卑心理成为影响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隐患,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2.2 自卑心理抑制流动儿童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笔者了解到:个性心理品质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自卑、孤僻的心理状态,必将定格为个性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最终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进而对智力、语言交流、情绪等方面产生障碍,从而成为问题儿童。
自卑儿童往往表现的比较胆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几乎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不敢主动发言,这大大限制了儿童学习能力的提高;由于缺乏主动性,流动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抑制,不利于其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另外,由于具有自卑心理的流动儿童往往不太主动参加集体的各种活动,因此对集体生活缺乏亲身的体验与感性的理解和认识,缺少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与组织性。对挫折与困难的耐受能力差,很容易被现实生活所击垮。这大大影响了流动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发展。
2.3 自卑心理严重影响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阻碍其社会性发展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到逐步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行为技能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具有自卑感的儿童往往表现出孤僻、不合群等特点,严重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这类儿童由于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的作祟,对结交朋友索然无、不敢结交,而且由于过度害羞,不愿意也不敢抛头露面。因此,他们的交际能力非常缺乏,在学校、家庭、社会的交往面少之又少,对别人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也知之甚少。这些严重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3 流动儿童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
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对其身心健康、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社会性的发展等都起到了大大地阻碍作用,因此,对流动儿童自卑心理进行原因分析具有非常大必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1 父母的社会地位低、经济条件差
由于历史原因,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只有初中甚至小学的文化水平,有些边远山区过来的从来就没有上过学。由于文化水平低以及不熟悉社会知识、务工知识,这些外来务工者往往从事的都是城市居民不愿意干的活:环卫工人、小商贩等,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而绝大多数城市孩子的父母都有着相当体面的工作,因此,流动家庭的子女跟城市孩子相比,极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绪,有些孩子甚至会埋怨父母:为什么你们不是城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