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城市中心性、空间作用理论,运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和断裂点等方法,以长三角经济区 30 个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位,对经济区的城市中心性和城市空间作用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结果显示: 长三角经济区城市中心性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在空间作用强度上,沪宁杭“三足鼎立”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从城市空间作用范围来看,上海仍然是作用范围最大的城市,并且对其他城市的断裂点能够明显向终点城市压缩,是区内的辐射中心;长三角经济区区内的城市在中心性和空间作用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快经济区内城市的一体化进程,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促进经济区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37379
毕业论文关键词:城市中心性;空间作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断裂点;长三角经济区
Abstract: Based on the urban centricity, spatial interaction theory, using entropy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patial interaction gravity model, the breaking point and other methods, us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30 cities as the basic research units, and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urban centricity of the cities in the economic zone and the spatial effect of economic linkage between the c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ttern of the urban centricit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has changed in some degrees; To the economic linkage intensity, the pattern which Shanghai, Nanjing and Hangzhou in "three pillars" has not changed ; From the scope of urban space effect range, the Shanghai remains the largest city in scope, 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compress to the breaking point to the end of the city to other cities, the radiation center in the region;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in the urban centricity and spatial effect with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e need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region, and breaking the existing boundaries of administrative areas, continue to strengthening the inter-regional economic ties.
Keywords: urban centricity; spatial effect; entropy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breaking point;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目录
0引言1
1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
1.1长三角经济区概况2
1.2研究方法2
1.2.1熵值法2
1.2.2主成分分析法3
1.2.3空间相互作用量3
1.2.4断裂点理论3
1.3数据来源4
2长三角经济区城市中心性分析4
2.1长三角经济区城市中心性评价指标选定4
2.2长三角经济区城市中心性熵值法分析5
2.3长三角经济区城市中心性主成分分析7
2.4长三角经济区城市中心性研究结果分析12
3长三角经济区城市空间作用分析13
3.1城市间空间作用强度分析13
3.2城市间空间作用范围分析15
4结论16
[参考文献]17
0 引言 中心性是城市地理学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最先提出了中心地和中心性的相关概念[1]。中心地是指为自身及以外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等中心职能的居民点,而中心性则是衡量中心地等级高低的指标,它指中心地为其以外地区服务的相对重要性,其服务内容包含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等方面[2]。 中心性的测度表示测量中心性的指标,通常通过一个或多个单项指标进行度量。克里斯塔勒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用电话指数作为度量指标,并利用区位熵法来判断城市中心性[3]。随后许多学者又先后提出了利用零售业和服务业销售额、城市中心职能数和职能单元数、城市个体间交互作用量等方法来度量城市中心性[4]。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城市中心性理论有诸多的探讨,但对中心性的定量测度方法并不相同,如李妮莉采用的指标包括人口密度、第三产业比重、辐射性行业从业人员比重和区位商[5],俞勇军、陆玉麟通过运用市区生产总值以及非农业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算城市中心性程度[6],许迎华采用批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交通仓储业从业人口作为相关指标[7],张志斌、靳美娟的指标体系包括市区非农业人口、全市生产总值、市区邮政电讯业务总量、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全市第三产业比重、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全市第二产业产值比重[8]。其中,对城市中心性分析方法进行持续研究的是周一星,不仅明确了城市中心地服务内容包括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信息业、制造业等方面,并且还从劳动力、流量和开放三个文度,即从商贸中心性、服务中心性、空间作用中心性、制造业中心性和对外开放中心性五个方面建立了评价城市中心性的多指标综合体系,与其它文献相比更为系统、全面[9]。周一星的指标体系在目前的城市中心性测度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 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人员、信息等交换,通常将这种交换称为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E L Ullman 提出,1972年P Haggett借用物理学中热传递的方式,将空间相互作用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 3 种类型[10],具体表现为物质人口的流动、交易活动的开展和信息的流动。 对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研究,1929 年美国学者 W J Reily 在德克萨斯州的城市贸易市场研究中,提出了零售引力模型[11];1942年 G K Zipf 在对赖利模型阐释的基础上引入了万有引力模型,正式建立城市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12]。1949年,D Converse 进一步发展了赖利模型并提出了断裂点的概念[13]。其后国外学者进一步加强对模型指标的研究,如 1961 年,Wilson 将空间相互作用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并提出了最大熵模型,从而可以定量分析一个封闭系统中两个局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14]。我国学者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展较晚,早期多为定性分析,缺乏定量计算。90 年代后逐步引入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多采用引力模型、断裂点理论、潜力模型等方法对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进行研究[15]。 近年来城市中心性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城市群内且方法较为单一, 同时少有较大的经济区域的城市中心性探讨。本文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前的经济区内城市中心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并以此为基础上对长三角经济区内城市空间作用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当前经济区内城市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促进长三角经济区整体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 上一篇: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研究
- 下一篇: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
-
-
-
-
-
-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