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委市政府终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指令,坚定不移地推进淮安市生态农业建设,打造淮安生态市,努力实现淮安市生态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淮安市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淮安市生态农业建设上的不利因素,并联合有关理论与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淮安市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及措施
淮安市生态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生态农业基础扎实,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生态产品产值逐年增加。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党代会、江苏省环境保护工作的会议精神,大力推行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淮安生态城市。淮安市始终坚持以生态惠民,开发与保护并进,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政府与社会共同推动为生态市的建设原则,依靠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独特的自然优势,积极引导生态产业发展,在生态环境、沼气工程、养殖业、种植业、生态示范乡镇建设上取得了很多成就。
2.1 加大农业污染源防治
由于农民片面的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只顾数量不顾质量,使得淮安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近年来,淮安市不断加强农药的监管力度,全方位制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集中研发和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综合推行病虫草害防治措施。目前,淮安市已有专业防治组织705个,专业防治队伍1591个,防治面积已有5000亩,截止2013年,大约有58%的小麦和水稻已推行病虫草害防治 。淮安市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积极推广生物肥料。2013 年,淮安市共对525万亩农田施行测土配方施肥,接近8万吨的配方肥投入农田生产。如今,淮安市在生态效益和产品品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2.2 积极推进沼气工程建设
我国从2000年开始推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计划”,淮安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抓机遇,谋发展,组织建设了富有淮安特色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沼气工程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第二,把沼气工程建设与庭院绿化、净化、美化相配套;第三,把沼气工程建设与“猪沼渔” 、“猪沼果” 、“ 猪沼菜”等养殖方式相结合。截止2013年底,淮安市建成的沼气池已有14万只,沼气池普及率达14.2%,建成的沼气工程共有344 处 。
淮安市的沼气工程建设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粪便排放和秸秆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循环利用。有机肥的效用大大增加了,据统计,经发酵的粪便所带来的肥力比未经发酵的肥力要高出30%,经过沼气发酵的秸秆所产生的能量比直接燃烧的秸秆要高出5倍左右;沼气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实践证明,施用沼肥能使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增产,增产幅度一般在 5%—20% [3]。
淮安市已成为沼气工程的形象代言,其中以淮阴区和涟水县沼气工程规模最为庞大,最具代表性(见表1)。
表1 江苏省淮安市2012沼气建设项目投资表
序号 建设县市 开工年份 建成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