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的大部分生产企业在制定材料定额时仍然依靠传统的人工制作,这种传统的方法无法适应现在生产要求,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出现错误等问题暴露了其缺陷,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虽然有的企业也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其材料定额管理系统仍然不能集中,无法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使企业整个系统之间不能相互沟通,信息的分散、流通慢、不准确、不能共享,导致产品的设计、生产准备以及产品生产整个过程只能独立运作,不能进行科学的管理,导致原材料无法准确的定额,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些企业自行开发了自己的材料定额管理系统,实现了材料定额网络化管理,提高了定额数据的一致性,但是只是针对企业特定产品原材料的工艺特点开发的,缺乏可移植性和可重构性,与企业其他相关系统相对独立,不能畅通交换数据,不仅不能提高整体效率,反而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因此,针对当前在材料定额管理有关问题,开发一套基于符合国家标准,集成于产品结构、工艺技术文件,包含常用材料计算与工艺定额知识于一体的材料定额管理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和强烈的竞争优势。
产品生产流程
1.3 相关概述
1.3.1 材料定额的含义
材料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和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根据产品设计结构、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生产条件等规定,为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标准数量。它是企业的重要基础资料和标准数据之一,对加强企业物资管理、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加工材料价格的上涨,特别是钢材价格的上涨,使机械制造产品的材料费用所占的成本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合理地确定材料定额,提高材料利用率在机械制造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1.3.2 制订材料定额的原则和方法
对于不同企业制定材料定额的目的是一样的,原则上基本是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差别,并且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通过生产过程经验的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材料定额标准。材料定额是材料利用程度的考核依据,是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标准,正确制定和认真执行材料定额是编制工程预算材料费用、材料计划以及确定供应量的基础。制定经济合理的材料定额,是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在生产过程总结归纳出其基本原则:合理控制消耗水平的原则;制定材料定额必须遵循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
做好材料定额的制订工作,还要根据条件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有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标准试验法四种。
(1)技术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它根据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资料和施工工艺,确定选用材料的品种、性能、规格并计算出材料净用量与合理的操作损耗。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定额,一般来说都比较精确,不过就是工作量较大,计算过程较为繁琐,需要每种材料的技术参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此方法将会在以后更为广泛的被采用。
(2)统计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按某分部分项工程实际材料消耗量与相应完成的实物工程量统计的数量,求出平均消耗量。其具体方法为:求平均先进数;将一定时期内比总平均数先进的各个消耗值,求出平均值。用统计分析法来制定材料定额时,为了保证定额的先进性,通常按以往的实际消耗的先进数的平均值作为当前的计划定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