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系统开发工具 20
4.3.2 系统设计模式 24
5 系统实现 25
5.1 系统前台模块 25
5.1.1个人资料管理界面 25
5.1.2 图书查询界面 25
5.2 系统后台模块 26
5.2.1 后台登录界面 26
5.2.2 系统用户管理界面 27
5.2.3 读者添加界面 28
5.2.4读者查询界面 29
5.2.5 图书类别管理界面 30
5.2.6图书信息管理界面 30
5.2.7 添加借录界面 31
5.2.8 还书管理界面 31
5.2.9 过期未还界面 32
6 性能测试与分析 33
6.1 系统测试的定义 33
6.2 系统测试的目的及意义 33
6.3 系统测试的重要性 33
6.4 测试测试常用的方法 34
6.5 系统运行情况 35
6.6 系统测试结果 35
结 论 36
参 考 文 献 37
致 谢 38
1 引言
1.1 项目开发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图书信息的管理势在必行。目前图书管理的借阅工作部分大多数还是手工管理,工作效率很低,并且不能及时了解图书的种类和读者们比较需求的图书等,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读者的借阅要求。手工管理还存在这许多弊端,由于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造成数据的遗漏、误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着储存量大,速度快等许多优点,提供给我们的处理信息及时快捷,因此我们利用计算机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对读者的借阅过程形成一整套动态的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管理管理的效率,这也是图书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论文网
1.2 项目开发的目的
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是使图书管理模式从手工记录转变成信息管理,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方便条件。对图书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之后,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开发出一套新型的管理系统,从中领悟系统开发的思想,掌握系统开发的流程和方法。随着高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图书的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的管理。所以系统开发将围绕图书工作的实际情况,使之能迅速适应学生及管理者的需要。
图书管理系统的实施的现实意义:减少管理图书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浏览查看,而且更加直观;改变了以前工资手工记录的方式,电脑录入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图书管理的计算机化。
2 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设计原则
2.1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