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
    1.3.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及研究意义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制能技术,集废物处理和产电于一体,是生物技术与化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制能的同时还能进行废物处理,因此近年来关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越来越多。早在 20 世纪初叶,英国植物学家Potter利用酵母和大肠杆菌进行实验,发现微生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电流[5],关于生物燃料电池的自此开始。而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有关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都止步不前,直至20世纪 80年代,科学家首次发现了电子中介体,并将这种技术运用到MFC 中,尽管极大地提升了其输出功率,但相较于化学电池仍然很低,MFC 的研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进入 21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从电池中分离出产电菌,通过研究产电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生态多样性和电子传递特征,分析产电菌的产电机理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对提高 MFC 的产电效率、解决能源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1.3.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阳极室厌氧条件下,微生物能够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生成的电子通过生物膜或者氧化还原介体传递到阳极,经外电路转移到阴极;产生的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从阳极转移到阴极,从而构成闭合回路产生电流。经外电路传递到阴极的电子与电子受体(空气或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经质子交换膜传递过来的质子结合生成水。MFC 工作原理MFC 工作原理图
    1.4 微生物中的产电菌 在目前已被研究证明的,自然条件下被分离出来的产电菌绝大多数为兼性厌氧菌。主要是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这些细菌的主要代谢方式为发酵和无氧呼吸,通过分解糖类、有机酸等获得能量供给自身生长所需[6]。在这些产电菌中以铁还原菌占绝大多数,能以 Fe3+、Mg2+进行厌氧生长,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目前研究已经证明的产电菌有α -变形菌纲的氧化葡糖杆菌和人苍白杆菌; β -变形菌纲的铁还原红育菌[7]; γ -变形菌纲的comamonas denitrificans、希瓦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8];δ -变形菌纲的硫还原地杆菌、金属还原地杆菌和Geopsychrobacter electrodiphilus;酸杆菌门的地发菌[9];厚壁菌门中梭菌纲的丁酸梭菌;此外,真菌界中的酿酒酵母也可以以葡萄糖为底物,以亚甲基蓝作为电子介体进行产电。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反应器的启动运行 2.1.1 接种物来源 接种物取自玉泉河河流底泥、花园土壤深层土(垂直纵深 30cm)、花园土壤表层土。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置于 4℃的冰箱中静置密闭保存。   
     2.1.2 反应器 本实验所采用的是空气阴极单室反应器,主要为有机玻璃材料,容积约为22mL,碳刷构成阳极,碳布构成阴极,组装流程参照参考文献[10]的描述,将 44%的 PTFE 均匀涂布到碳布上作为碳基层,自然晾干 2h 后再 370℃高温下干燥30min。然后在碳布的一侧涂上60%PTFE做为扩散层,在370℃高温下固化15min,重复两次后再用PTFE 粘合,自然条件下晾干,将 C/Pt 粉末和5%Nafion 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后涂布到碳布另一侧,由此制成了碳布(Pt 负载量:0.5mgPt/cm2)。  

             
  1. 上一篇: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实证分析
  2. 下一篇:紫薯ANR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
  1. 常温土壤环境中嗜热香草...

  2. 庐山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下...

  3. 基于紫薯培养基培养蛹虫草及化学成分研究

  4. 洪泽湖周边主要区县土壤状况调查分析

  5. 淮阴地区农田土壤磷酸酶活性调查研究

  6. 淮阴地区农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调查研究

  7. 有机钙及微量元素复合肥...

  8.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9.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0.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1.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2.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4.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5.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6.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7.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