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已开展的淮安市地方特色蔬菜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个别品种的选育、推广,以及对整个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展望与宏观分析上,尚没有以蔬菜中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科属为单位而进行的相关研究。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对淮安蔬菜中的十字花科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其主要的栽培品种和特色品种的栽培情况,以此为基础,分析十字花科植物在本地区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重点性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开展蔬菜产业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2 调查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从淮安市地方志、农业历史档案、图书馆纸质及电子文献中,收集和整理与本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相关的史料和文献,总结和了解不同时期地方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地方主要特色品种。
2.2 田野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采集蔬菜植物标本,拍摄照片,了解十字花科蔬菜在淮安的种植情况,主要调查地点:淮安市蔬菜研究所、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淮安市华苏种业公司、淮安市清浦区农业委员会,以及野外各处蔬菜基地等。
2.3 电话访谈法
通过电话,联系与蔬菜产业相关的单位领导与专家,了解淮安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规划。主要访谈单位:淮安市农业委员会、淮安市清浦区农业委员会等。
3 我国十字花科蔬菜栽培历史
3.1 白菜类蔬菜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芸薹种(B.campestris L.) 中的栽培亚种群。它包含芜菁亚种(ssp.rapifera Metzg.)、白菜亚种〔ssp.chinensis(L.) Makino〕 和大白菜亚种 〔ssp. pekinensis(Lour.) Olsson〕。白菜类蔬菜起源于中国,晋代稽含在《南方草木状》中将白菜称为“菘”。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了种菘的方法。南北朝陶弘景将菘菜分为莲花白、箭杆白、杵杓白三种类型(见《名医别录》)。唐代苏恭则认为菘有三种:叶大而厚、甘的为牛肚菘,叶薄而细、稍苦的为紫菘,形似蔓菁的为白菘(见《唐本草》)。明代王世懋在《学圃杂疏》中所记述的黄芽菜,即现今大白菜中的花心类型。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在《本草纲目》中已将菘称为白菜,有茎圆厚微青的青梗和茎扁薄而白的白梗两种类型。清代《顺天府志》、《胶州志》等地方志,有大白菜性状及栽培方法的记载。吴其濬编撰的《植物名实图考》(1848)中,对白菜特点有详细的描述和绘图。1875年白菜由中国传入日本,20世纪20年代大白菜传入朝鲜,以及东南亚、欧、美洲一些国家。至今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已普遍栽培[1]。
3.2 甘蓝类蔬菜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甘蓝种(Brassica oleracea L.)中的一二年生蔬菜的统称,是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一种叫作甘蓝的草本植物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演化而成的各个变种。包括结球甘蓝、皱叶甘蓝、红甘蓝、抱子甘蓝、羽衣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和芥蓝等,都具有肥厚、呈蓝绿色、被蜡粉的叶片,叶脉明显,花及种子教白菜大。甘蓝类蔬菜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以栽培面积最大。
3.3 萝卜类蔬菜
萝卜全球约8种,多产地中海地区,我国产2种,即萝卜(R. Sativus L)与野萝卜(Raphanus Raphanistrum L)。其中萝卜(莱菔). 广泛栽培作蔬菜,生食、熟食、盐腌或酱渍均可,民间也作药用不等。萝卜起源于温带地区,为半耐寒性蔬菜,适合生长在沙质土壤中。种子在2~3℃时开始发芽,适温为20~25℃。幼苗期能耐25℃左右的高温,也能耐-2~-3℃的低温。
4 淮安市十字花科蔬菜资源种植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