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有效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相互统一,预设是课前设计好课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解决方法,生成是课堂教学中即时发生的情况。有效的教学既不能一成不变地完全按照预设的情况进行,同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是教师能完全掌握的。当课堂中出现与预设相离的情况时,教师要能灵活地处理突发情况,使课堂呈现动态发展的状态。
(四)高效利用时间
有研究证明,教师高效利用时间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能否高效利用时间是区分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特征之一。有效教学课堂里的教学活动都指向教学内容,时间大多用在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师生相互作用上,很少用来维持课堂秩序或进行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
3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创设一个富有趣性的并且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所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在实习过程中也听过不少课,我发现部分教师十分看重教学的情景化,为了创设情境真是“煞费苦心”。她们认为数学课如果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而事实却是有些老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走调”、“变”,没有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3.2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并非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在之前的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老师的课上都有合作这一环节,有的甚至出现好几次。有的老师一提出一个问题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有的学生甚至还不知道老师提的什么问题就加入了讨论当中。从外面看来,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在兴趣高昂地激烈地讨论,但是实则却有不少浑水摸鱼的南郭先生。这种徒有好看外表的合作教学在我看来几乎就是在浪费时间。
3.3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启发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些教师,尤其是一些老年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中以“我”为中心,几乎全是老师在讲,学生跟着做。尤其是在教学概念的时候,整节课不是“满堂讲”就是“满堂问”,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3.4评价形式失真,缺少个性化
由于新课程倡导的是激励性评价,所以现在的课堂上出现的最多的评价是“你回答得真好”或者“你真棒”之类的非常空洞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真的很精彩,这样的评价倒也不错。可是有些学生只是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也用“你真棒”去评价他的话就略显得有点勉强了。评价的激励性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一地强调激励而忽视了评价的内涵,这样的评价不要也罢。
3.5教材使用率过低
新的教材观和课程观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但是部分教师的对其理解有些片面化,致使他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在她们的课上,学生没有被安排阅读和自主看书学习。一节课上下来用课件代替了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