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少学者倾向于从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研究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第一,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特征的研究。何仕强调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流动性和宣泄性的特征。郭斌、李海燕等研究指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间接性等特征。王斐认为网络人际交往是高时效性的非面对面交往,以文本为主多媒体化,同时具有多变性和偶然性。王晓霞提出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其研究结果与郭斌等人的有相似之处,除过郭斌等人指出的特征,王晓霞认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还具有开放、自由、平等特征,但同时必须重视网络人际关系的调试④。29362
第二,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出发。网络交往的客观诱因是互联网。郭斌等人认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受学校教育、大众传媒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王晓云主要从交往动机和人际吸引因素探究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⑤。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观因素就是大学生自身,地位地域年龄等。黄少华等人分别探究了大学生个体因素对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论文网
第三,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来研究。何仕提出网络人际互动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更广泛更快捷的人际交往,增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平等意识,但是同时也会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冲击民族观念,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韩黎认为网络的匿名性让大学生找到了自我认同和自信,但是也容易使大学生逃离现实,沉迷网络,形成多重人格,这是需要调试的⑥。王玉萍研究网络交往有利于提高交往中的平等和自主意识,扩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但是网络人际交往也有负面影响,会造成人情冷漠道德缺失等不良行为⑦。
2.关于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
对于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从网络人际信任的特征、网络人际信任的产生机制以及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来进行研究。
第一,网络人际信任特征的研究。高闽认为网络人际信任是一种抽象的非人格化的信任,信任关系的建立过程相对简单但是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⑧。学者胡蓉的研究与高闽有相似之处,胡蓉将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对比,得出网络人际信任更多得表现为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信任形成相对容易但是同样具有短暂性和脆弱性⑨。
第二,网络人际信任产生的机制。高闽认为网络人际信任产生的机制主要有预设性信任、由共性而产生的信任以及由交往双方对自我呈现进行的主观判断⑧。这与张莉、白淑英的研究结果非常相似。李荫榕提出了三种信任理性,即交往实践理性、虚拟认同的道德理性以及风险判断的工具理性,这也是网络人际信任建立的三种机制⑩。
第三,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张正阳探讨了网络人际信任建立过程中的微观因素,包括尊重和幽默感、预先的假设信任、信任平台的存在以及责任感和承诺兑现⑪。对于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黄少华从青少年个体特征、社会差异、网络介入度、网络交往认知程度四个方面来研究⑫。汪丹丹主要从人格特征的角度来研究网络人际信任⑬。何明升、白淑英等采用理论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网上人际信任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可以从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来探讨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⑭。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上一篇:冲压模具设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下一篇:价值投资理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
-
-
-
-
-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