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日益繁荣,但教育的重担确实越来越重,社会发展的各个因素也在影响孩子们的发展,因素影响不当会导致孩子产生偏差行为,从而被界定“问题学生”。
关于“问题学生”的现状,有学者认为这些孩子的“问题”既表现在了生理等方面也表现在了品德、学习态度等方面。(刘海霞,2014)还有学者认为“问题学生”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厌学型,这类学生通常缺乏求知欲,学习能力较低,学习上困难重重,导致基础差,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反应迟钝,学习成绩差;第二类是行为习惯型,这类学生意志力薄弱,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纪律观念不强;第三类是综合型,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容易对学习自卑,感到恐惧。(杜亚辉,2012)50531
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由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组成,在家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处理事情的方法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学校中,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忽略了德育教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也使得“问题”不断加剧。(娜斯,2014)此外当班级中存在“问题学生”时,教师和同学的影响,其他同学也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甚至会歧视问题学生,缺乏了同学朋友的关爱,只会让这些学生越陷越深。(黄靖,2015)
根据这一现象的改进对策,有学者认为第一是教育孩子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金钱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消费观念,对今后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第二,在家庭环境方面营造民主家庭教养氛围,在这种方式下,父母不任意干涉孩子的活动,但不放任自由,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正确的疏导和引导,遇事多与孩子沟通商量,不把大人的意见强加到孩子身上。(刘海霞,2014)家校联合,使其重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得到家长的帮助,针对不同的“问题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帮扶策略。(杜亚辉,2012)教师需要多方面的帮助问题学生,尊重每个学生自己的特点,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多发掘孩子的人格魅力,多鼓励,多关心学生。(黄靖,2015)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建议,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班主任动员班委,在班长的带领下,团结全班学生,共同帮助“问题学生”改进缺点,在良好的班风,学分的熏陶下共同进步,帮助其更好的融入班集体中。(崔清,2009)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
“标签化”的发展趋势是由初高中学生向幼小学生慢慢变化,主要是由于现代家庭经济状况不断提高,但家长的素质却没有得到提升。此外还有农村向城市发展的趋势,是由于城市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社会问题加剧,家长的不良行为影响着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此外老师给孩子贴上的“标签”很容易会影响周围的同学,同学之间的不友好相处,也是导致“标签化”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正面标签化”探析》,载《中国电力教育 》,2012(23)
[2] 赵康:《标签化对残疾儿童就学的负面影响》,载《新课程·上旬》,2013(7)。
[3] 陈平:《“早恋”——成人目光的标签化》,载《才智》,2012(17)。
[4] 杨柏龄:《学校青少年早恋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与思考》,载《青年与社会 》,2014(12)。
[5] 卢逸桉、韩丽娟:《青春期教育的标签效应》,载《黑河学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