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创新为核心的阶段,涌现出了许多理论。1991年思腾思特(Stern Stewart)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和1997年杰弗里(Jeffrey)等人提出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利润指标的有些缺陷[26],但未能克服单一财务指标的局限。
1990年马克奈尔(McNair)、林奇(Lynch)和克罗斯(Cross)提出了业绩金字塔模型[27]。该模型以战略管理高度给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综合反映了企业战略目标与业绩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和经营指标自下而上逐级反复运动的层级结构。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未能得到广泛运用。
1992年卡普兰(Kaplan)和诺顿(Norton)在评价体系中引入了非财务指标,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创新4个维度构建了平衡计分法[28]。这突破了评价体系仅有财务指标的局限性,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过,由于非财务指标的量化存在不确定性,难以合理衡量,使得应用较为困难。
2002年尼利(Neely)提出了绩效三棱柱的概念,绩效三棱柱展示了全面的绩效衡量结构,它包括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战略、流程、能力五个层面,具有内在紧凑联系的这五个层面共同构成了一个绩效计量的三维体系[29]。虽然绩效三棱柱的绩效评价几乎能涵盖所有的层面,但是非财务指标难以量化、指标复杂化等问题仍然存在。
我国的业绩评价研究起步较晚,起初主要围绕着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进行,表现为财务指标,未能考虑非财务指标。1999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将企业的整体素质、内部控制、公众形象、未来潜力4个方面的非财务指标纳入业绩评价体系系统,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2月由财政部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以及2003年11月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初步形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考核体系。之后,国资委陆续出台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第14号令)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形成了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国内学者在国外先进的理论引导下,结合自有的国情,创造出了诸多业绩评价的新理论。
刘巧芹(2004)利用经济利润模型分析价值创造动因,从而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使得我们在分析企业经营业绩时,能够抓住关键,从而增强业绩评价的效果[30]。
温素彬(2005)提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企业三重绩效模式,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设计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1]。该体系主要基于企业的科学发展要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评分法对企业各个方面和指标进行赋权和评分,进而量化考核。这种观点扩大了企业考核的范围,引入社会、生态等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使得业绩评价体系更加合理、完善。
徐光华(2007)提出了共生战略绩效评价模式的概念,指出基于企业共生理论,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经营绩效和财务绩效三者作用关系的研究,构建了共生战略绩效评价的时钟模型[32]。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4 文献回顾简要评述
自共生概念诞生以来,越来越多的领域引入了共生理论,与此同时共生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从单个企业的经营,到某一个行业的层面,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视角,都存在着共生现象,蕴含着共生的逻辑。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科学管理的主旋律已进入了战略管理时代。同时,人民的社会、民主意识不断地加强,进而提高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知水平。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由于集中于经营绩效和财务绩效,不重视社会绩效评价,已经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近年来我国一直走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重工业化道路上,使得国家的资源极大地被消耗,甚至被浪费,而环境质量一天天的恶化也激起了每个公民的觉醒。与此紧密相连的则是“公民企业”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因此将社会绩效纳入企业的战略评价体系中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与其利益相关者、社会和谐共生,企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