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E·菲利普·戴维斯,贝恩·斯泰尔.机构投资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5~51.
[5] 高雷,张杰.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8(9):64~72.
[6] 陈信元,汪辉. 股东制衡与公司价值:模型及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102~110.
[7] 高培涛,王永泉. 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2(4):69~74.
[8] 刘志远,李海英. 机构持股与中小投资者保护[J].上海金融,2009(3):63~67.
[9] 孙刚.机构投资者持股动机的双重性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6):114~124.
[10] 刘星,刘伟. 监督,抑或共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7(6):68~75.
[11] 刘峰峰.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内在价值关系研究——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12] 毛磊,王宗军,王玲玲. 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筛选策略与企业社会绩效[J].管理科学,2012,25(3):21~33.
[13] 王琨,肖星.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关联方占用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8(2):27~33.
[14] 陆瑶,朱玉洁,胡晓元.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1):13~23.
[15] 宋建波,高升好,关馨姣. 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高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吗? ——基于中国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2(2):128~138.
[16] 龙振海.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来自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4):35~43.
[17] 李海英,毕晓芳. 制度条件、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2):5~14.
[18] 程书强.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信息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9):129~136.
[19] 岳意定,周可峰.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9(3):140~148.
[20] 吴晓晖,姜彦福. 机构投资者影响下独立董事治理效率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5):105~112.
[21] 姚颐,刘志远,王健. 股权分置改革、机构投资者与投资者保护[J].金融研究,2007(11):45~56.
[22] 翁洪波,吴世农.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J].中国会计评论, 2007(3):367~380.
[23] 傅勇,谭松涛. 股权分置改革中机构合谋与内幕交易[J].金融研究,2007(3):88~102.
[24] 唐清泉,罗党论,王莉. 大股东的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J]北京:中国会计评论,2005,3(1):63~85.
[25] 王永海,张文生. 终级控制权与财务风险北京:经济管理[J].2008:21~22.
[26] Jarrad Harford,Kai Li,Xia Chen. Monitoring: Which institutions matter?[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6):279~305.
[27] Woidtke T. Agents watching agents ?:Evidence from pension fund ownership between corporate ownership and firm valu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63):99~131.
[28] Chung R, M Firth,and J B Kim. Institutional monitoring and opportunistic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2,8(1):29~48.
[29] Pound, J Proxy. Contents and the efficiency of shareholder oversigh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20):237~265.
[30] Parrino R, Sias R W,and Starks L T. Voting with their feet: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changes around forced CEO turnover[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68):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