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二)中庸之道对国画的影响
    在世界绘画史上,中国山水画以沉静典雅的突出风格独树一帜。其“宁静”之美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是由该民族的审美取向所决定的,而从一般意义上讲,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又是与该民族的文化氛围和哲学取向密不可分的。根据朱自清先生的考证,“中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孔子倾向于情与理和,庄子主张心与物和。从唐代以来,旨在探讨“意”与“象”关系的“意象”美学范畴日益受到重视,朱熹更是专门研究了“理”与“象”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人伦天理”的“理”,就是一切事物的“体”,而显现每一事物的“象”,则称之为“用”。用他的话说:“体用一源者,自理而观,则理为体,象为用,而理中有象,是一源也;自象而观,则象为显,理为微,而象中有理,是无间也。”[3]显然这一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在于对事物的两极兼容并蓄,而它所要求的做法亦完全异于西方思文中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既兼顾此极又兼顾彼极。用现代式的语言表达,就是美的创造应当尽可能做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以最终达至“允执其中”的目的。
    从本质上讲,中国画艺是从内向外、由外而内循环颐养的中庸文化,而中庸观不仅是为人之道,而且是从艺之道。在讲究“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关照之下,传统艺术的创作形态要求艺术家既要“会意也尚巧”,又要“为物也多姿”,以寻求审美的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的和谐统一。这种审美理想直接表现在绘画艺术中,造就了中国传统绘画既不刻意摹拟客观自然之形,又不让主观审美情思超离视觉形象依托的绘画创作思文和语言表现特点,进而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写实传统——“应物传神”。
  1. 上一篇:论《追风筝的人》中的自我救赎主题
  2. 下一篇:论《水浒传》的妇女观+文献综述
  1. 英格兰与苏格兰议会联合的动因及其过程

  2. 企业秘书的挫折与应对

  3. 夏衍报告文学对当代报告文学的启示与促进

  4. 王安忆《长恨歌》社会热...

  5. 论《呼啸山庄》中的艺术特色

  6. 电影《归来》与原著比较

  7. 《接待处处长》秘书钱亮亮形象探究与启示

  8.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9.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0.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1.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2.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3.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4.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5.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6.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7.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