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有学者所说:“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使文人得以自由地选择南上还是北下,漫游全国各地。从而扩大了视野,开阔了胸襟,丰富了体验,激发了诗情,为盛唐诗人创作山水诗埋下了客观基础” [2]。而整个社会物资的空前富裕,使得文人无论是否做官都能得到良好的生活保障,尤其是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一些文人购置了庄园,在这样的条件下,就算是隐居,也自然而然地把庄园当做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和活动基地。例如,王文的《渭川田家》,诗中描绘了一幅天然和谐的田园风光图。诗里的斜阳,牛羊,雉雊,眠蚕,都使人产生一种归家之感。农村的朴素,恬淡和夕阳时候的热闹景象融合在一起,淳而不浅,朴而不陋,和中见真,反映了当时的盛唐气象。
同时国家的强盛也影响到了诗人性格。当时盛唐的诗人都有着自由浪漫、乐观自信、奋发进取的精神,热烈地追求远大的理想,积极地干预社会现实,讴歌大唐盛世的社会生活,非常生动地反映了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这种乐观进取精神,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便是倾心自然、漫游隐逸,焕发着豪迈和浪漫的精神风采,表现出清新自然、健康明朗而且富有生气的诗歌基调,将晋宋一来形成的田园诗、山水诗发展到了极致。如,李白的《登太白峰》中间的几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3] 。这里的太白包含了多层含义,太白星,太白峰,李白字也是太白,所以山峰与星辰对作者是格外垂青,太白星为他打开天门,太白峰助他跨步登天,而诗人“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何等的潇洒,何等的气魄。不止是李白,盛唐的所有诗人都有着这种乐观进取的精神 。
另外,因为唐代的强盛国势,所以文人功名心极强,但是要进入仕途不只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于是寻胜水访名山便成了他们人生漫游的重要内容。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盛唐的诗人要在“仁知”山水中领悟天机,要么开阔胸襟,要么陶冶情操。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诗人在山水之中感悟到了大自然的启迪与时代精神的召唤,从而走向崇高,在这时写的山水田园诗是对人生最有价值意义的思考” [4]。
(二) 道家学说和佛家学说的影响
唐代不仅政治开明,文禁松弛,而且思想开放,对各种社会思潮兼容并蓄。他们尊孔崇儒,却又不同于汉代的独尊儒术。唐人尊奉老子为“太上玄远皇帝”,将《道德经》和《庄子》定为士子必读之书。而且还曾一再差遣名僧出访印度,翻译佛经。正是因为儒、释、道并重,因此文人并不仅仅遵从儒学,信佛学道也同样成为了一种时尚。
有研究称“道家从自然之道出发,尊自然为贵,崇尚自然之美。《庄子•天道》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之美是没有经过雕饰的自然之美,达到了美的极致” [5] 。这种自然之道对唐代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盛唐诗人写山水、田园,并不只是照搬实景,而是加进了自己的意想,使得景物更加简洁传神,意境更加的完整统一。例如,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6]。借助夜归行踪的描写,将读者由喧闹的渡头带到寂寥的鹿门,置身于月光、树色和松径等景物构成的形象之中,从而真切感受到了清幽的氛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更是善于驰骋想象,在他的笔下可以随意的驱使着自然万物,为他那强烈的感情服务。他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在《行路难》中悲愤地唱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李白的这些诗中,已然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还有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登高》中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抒怀,将苍凉的情怀、飘零的身世和落寞的情绪共同表现出来”[7].。
- 上一篇:杜甫的咏物诗研究
- 下一篇:从“人生三部曲”看池莉小说的婚恋观
-
-
-
-
-
-
-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