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话是一切故事的源头,是浪漫zhuyi文学的萌芽。在那个时代,屈原没有系统的神话理论,但他在对神话的接触、理解、运用的时候很多,因此屈原在接触神话的时候与它产生了非常深厚的情结。屈原不仅有对上古神话歌颂,还有用理性的眼光批判上古神话中的非理性因素,因而屈原作品的风格也不一样。66827
毕业论文关键词:神话;屈原;《九歌》;《天问》;情结
Abstract:Myth is the source of all of the story, it is budding romanticism. At that time, Qu Yuan is no myth theory of the system, but he and the myth of contacts,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the time a lot, so when Qu Yuan in contact with the mythology it had a very strong feeling. Qu Yuan is not only to sing the praises of ancient mythology, as well as criticism of the ancient myth of irrational factors in a rational perspective, which is not the same style of Qu Yuan works.
Key words: myth;Qu Yuan;“Nine Songs”;“Heaven”;complex
屈原开创了楚辞这个具有独创色彩的文学体裁。他在《离骚》开头自我介绍说自己名叫正则,字灵均,而且这是他父亲揣度和占卜后起的美名。占卜是原始部落中的大祭司通过一定的媒介,与神在虚无的世界中进行交流,然后预知事情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屈原的出生也与神话有些联系,后来他对神话所表现的文学敏感和特殊理解,也得益于他被流放的特别实践经历。除了对当时流行在楚地以及部分中原地区原有的神话进行加工润色外,还有过在原始文化发源地进行直接采集神话素材的经历,他可能是最早有目的有意识地接触神话和理解神话,以及运用神话的文人中的第一人。记载上古神话较多的《山海经》和《淮南子》,其实都是后人根据少数仅有的文献或民间传说加工整理出来的。所以我觉得,不管是研究屈原,还是研究神话,二者都不可分开,这也就引起了我对屈原神话情结的兴趣。
一、情之所起
屈原的祖先是楚同姓公族,后受封定居在屈地,所以用屈作为姓氏,并且逐渐成为楚三大族(昭、屈、景)之一。根据《史记•楚世家》说,楚先祖季连是帝颛顼高阳的第五世孙,所以屈原在《离骚》里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因此我们可知屈原出身高贵。俗话说“祸福相依”,较高的身世并没有给屈原带来永久的荣华富贵,反而是他因高傲的性格,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使自己后半生颠沛流离。
屈原幼年由于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出了一身汲汲“好修”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的爱国思想就在这时逐渐培养起来的。他在《离骚》里用采摘和佩戴各种香花美草来代表自己的修身,他也十分珍惜时间,唯恐浪费掉青春的大好年华,因此他殷切地期望楚君能够“抚壮弃秽”,变革法度,积极有为,就像楚王登上骏马,而他自己则情愿做一名马前卒。他的雄心和壮志受到了楚怀王的欣赏,年纪轻轻的就步入朝堂。《史记》本传说: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怀王左徒。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1](P416)
左徒的位置仅次于令尹(楚丞相),屈原在做左徒期间,怀王正值年轻力壮、积极有为的时候,这是怀王最有可能采纳屈原建议,并答应与他合作的时期。在此期间,屈原有两个重要的提议:一是全国实行“举贤才”与“循绳墨”的政治改革,另一个是走外联齐抗秦的合纵路线。《史记》本传有一段记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因谗之曰:“王使屈原为令,众莫不知。每出一令,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平。[1](P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