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摘   要:“荒原意识”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一种对死气沉沉社会现实和疯狂惨痛人生经历的精神体验。本毕业论文通过对张爱玲与艾略特各自的人生经历与作品深入分析与解读,研究了他们作品中所呈现的荒原意识,以及所运用的来承载着“荒原意识”载体,即张爱玲通过意象来传达对未来的迷茫,艾略特通过典故来传达相同的意识。通过对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总结出了的双方文化和两性话语的差异,以及他们对待荒芜的世界不同的心态。6285
    关键词:“荒原意识”;张爱玲;艾略特

    Desolation   And    Rebirt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Zhang AIling and T.S. Eliot's awareness of wasteland  
        Abstract: He awareness of wasteland, which is a kind of spirit experience of the depressed society and the miserable life caused by the war. Consequently, we here have the reason 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wareness of wasteland embodied in the writings of Zhang Ailing and in the wasteland of T.S. Eloit. The paper, by analysing not only their life experience respectively, but their works, has a research on their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wasteland awareness and their own writing style.Furthermore, both they have a kind of carrier to express their distinct wasteland spirit. so we can easily find Zhang Ailing express the feeling of helplessness about the future with images. However, Eliot, apart from describing the same feeling by utilizing allusions, he also struggles with the helplessnes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t has a conclusi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West and  East, and their languages by analysisng the characters in their work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attitudes toward the deserted  world  of them are also different.
    Keywords: The awareness of wasteland;Zhang Ailing ;T.S. Eloit.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前  言  2
    一、荒原精神  2
    (一)相同的背景——战争的爆发与新时代的交替 2
    (二)相同的危机——文明与人性的失落 3
    (三)不同的观念——价值崩溃的绝望与新生复活的希望   4
    二、荒原载体  5
    (一)张爱玲之意象  5
      (二)艾略特之典故   6
    三、荒原人物  8
     (一)张爱玲男性贬抑书写  8
    (二)艾略特女性堕落失望 9
    结  语 10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2
    回首的苍凉与挣扎的重生——对比分析张爱玲与艾略特的荒原意识
    前言
    “荒原意识”即战争给人带来的一种肉体和心灵的创伤。人们处在杀戮与死亡的威胁中深刻体会了黑暗世界弥漫着荒凉的痛苦,个体生命在没落的文化传统中不断的萎缩,孤独焦虑的“世纪末情怀”充斥着死寂的荒原。二十世纪是一个迷惘的时代,是一个绝望的世纪。张爱玲与艾略特一样都怀疑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繁荣,不再信任乌托邦科学文明,这些“荒原精神” 都是相通的。在这种观念下,张爱玲作品中的“荒原意识”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荒原》确实有着相似之处,尤其是对丑恶腐败的现代社会和空虚荒淫的精神体验的叙述。另外他们都用一种载体来承载着“荒原意识”,但是在分析时又清晰看到不同——以不同性别身份写作时各自产生了不同的话语立场,而且他们对待荒芜的世界又有不同的心态。
    一、荒原精神
    (一)相同的背景——战争的爆发与新时代的交替
    在战争中人们就容易产生一种危机观念和异化意识。这种荒原意识在张爱玲和艾略特作品中清晰的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可比较之处。另外他们“荒原意识”产生的背景相同——首先都来自于战争。沦陷的上海,战乱的香港让张爱玲看到了历史、文明、世界存在价值意义的崩溃。日本侵略者与汪伪政权的残酷统治,文学的萧条,个人在纸醉金迷、混乱的世界中显得渺小无能。生命短暂,人们对未来产生了惶惑。而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诗歌《荒原》,展示了一战后的现代社会死寂与传统文明的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摧毁着欧洲的经济,而且瓦解着西方传统价值观念,人们陷入普遍精神危机——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失望,对战争的恐惧,对宗教信仰的怀疑,对现代化生产中人的异化担忧。另外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就有了现代发达的物质文明。在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下,传统的宗法制社会关系随之瓦解。这种背景也与张爱玲所处时代相似,张爱玲出生在破落封建贵族家庭:父亲是个典型封建遗少,无视新时代,过着腐败脱节的堕落生活。母亲是一位典型“出走娜拉”新式女性,崇拜西方文明,她以出国来逃避自己的不幸福的婚姻。后来与张庭重离婚,更加显示了她大胆自由的西方化精神。张爱玲从小就接受了两种不同文化熏陶,所以她的作品具有中与西、新与旧两种截然相反的冲击互渗的特色。
  1. 上一篇:羊脂球与李香君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2. 下一篇:词义的模糊性研究+文献综述
  1. 论张爱玲小说之雅

  2. 早期圈地运动中英国政府...

  3. 《西游记》里“了”的分析

  4. 留学生颜色词使用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5. 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偏误分析

  6. 留学生线状量词使用情况...

  7. 基于HSK动态语料库的量词...

  8.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9.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0.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1.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2.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3.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4.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5.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6.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7.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