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北朝民歌美学特质比较
1.1概述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处在长期的南北分裂对峙状态,前期刘宋与北魏相互对峙,此后的齐、梁统治时期,南北政权之间也时有战争发生。到南朝中后期,北方政权发生动乱,并最终分裂为几个相互对立的政权,开始了北方各政权之间不断征战的过程,因此也无暇南顾。北朝人民处于连年的战事之中,民不聊生,而南朝偏安一隅,社会环境则较为稳定和安逸。“民歌”即是作为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诗歌文体,自然与这样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密不可分,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直观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乐府民歌”并不是专指“劳动人民”的作品,而是泛指产生于民间的群众性、社会性创作。因此,在当时南北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之下,也产生了风格、内涵迥异的民歌。而它们之间由于这些因素影响所形成的差异,又似乎可以在西方美学中的“优美”与“崇高”这对同样迥然相异甚至于被视为彼此独立的审美范畴里找到归依。
优美与崇高是西方美学中一对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优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具有静态的特征。在形式上,它显得小巧细腻、秀丽温婉、清新自然,表现为一种令人喜爱的感性形式,带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完全交融契合所达到的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崇高则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处于矛盾激化的状态,具有动态的特征。在形式上,它显得巨大、无限、充满力量。是审美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激烈冲突中得到精神升华的过程。
而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也存在着与优美、崇高相类似的一对美学范畴,即阴柔美与阳刚美。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第十五章“刚性美与柔性美”中引“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六言诗来概括这两种不同的美。显然,阴柔美偏向于宁静之美,与西方美学中的优美相似,它同样呈现出格局小巧精致的特点,是如同“杏花”“春雨”般的含蓄温婉、纤丽柔和之美。阳刚美则可与崇高比肩,是如同“骏马”“秋风”般的雄浑壮阔、刚劲有力。
尽管西方美学中的优美与崇高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阴柔美与阳刚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但毕竟二者植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根源不同,其中的深层内涵自然也是千差万别。中国和西方一样,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美的现象,也留下过许多关于美的体验的描述,但在中国千年的传承中,“从来没有把‘美’作为一个概念或范畴加以思考,也从来没有形成给‘美’下定义和追寻‘美本身’的历史” 。因而较之于中国的美学,西方美学显然更为完备和系统,更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南北朝民歌之间的种种差异和彼此不同的审美取向。
1.2南北朝民歌美学特质的比较
南朝民歌大部分收录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西曲歌”及“神弦歌”部分,此外在“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也有少量保存,凡四百余首,多爱情抒情诗,缠绵哀怨、温婉细腻、颇具文采,符合优美的总体特征;北朝民歌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部分则散见于“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凡七十余首,多写战事,表现征战善武之精神,粗犷豪迈,颇有崇高之美。从西方美学中的优美与崇高角度来看,南北朝民歌之间的差异大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比较分析。
- 上一篇:女性意识觉醒陈芸与林黛玉对比研究
- 下一篇:婚礼司仪用语研究
-
-
-
-
-
-
-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