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口,最著名的习俗莫过于寻根谒祖了,尤其是周口淮阳太昊伏羲祭典,“淮阳人祖祭祀庙会一直延续着祖先祭拜、生殖祭拜的原始意识……祭祀仪式,祭祀乐舞‘担经挑’,保留着原始的‘巫舞’形态,舞蹈者相信,通过舞蹈可以实现与人祖爷的心灵沟通。保留着‘人类童年’意识的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泥泥狗等,造型古朴,具有明显的生殖崇拜意蕴……祀活动每年举办,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每天都有数十万的民众前来祭拜”[1]。周口作家张哲《谁不夸俺淮阳美》就是对祭祀庙会的再现。虽是几百字的小散文,却涉及担经挑,巫舞等传统的祭祀仪式,描尽太昊陵庙会的方方面面。马道的诗歌《二月二祭祖》写的也是伏羲祭典。
婚嫁,从古至今,都十分隆重,历来倍受重视。豫东地区,“旧时,青年订婚之前首先要互换‘庚帖’……在事前选定的黄道吉日里,媒人把男方写好的‘龙凤大启’和行聘的首饰、衣物作为彩礼送交女家;女方受聘之后,把写好的‘龙凤大启’和手帕、腰巾、荷包、鞋帽之类的物品作为信物请媒人转交给男家,以表示同意了这门亲事……”[2]。刘庆邦的小说《鞋》、《回门》、《少男》就描写了男方托媒人送定亲就有对这一习俗的描写。《回门》中描写的“回门”虽然早已没有了“婚后第四天,新娘须回门,由新郎陪同回娘家,双双行祭祖礼,跪拜新娘亲友中的长者,中午接受岳父母的宴请,不待日落,必须双双返回男家”[2],的古老礼节,但仍涉及了至今依然流行于豫东地区的回门礼。近年来,婚嫁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简洁了许多,但女方索要的彩礼却越来越多,豫东地区比较流行的有两种:“干礼”和“湿礼”。刘庆邦的小说《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冲喜》就详细的描写了这一习俗,“丈夫说,为了给儿子定亲,他们家给女方家送了干礼,又送了湿礼,合起来已花了一万多块干礼指的是现金。湿礼指的是过年过节时给女方父母送的猪肉、活鸡、点心、水果、白糖、红糖等食品,还有成箱的火腿肠和方便面”[7]。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最是能体现中国的古老传统。周口作家也特别注重对这些传统的描写。如马瑞的《暖冬——豫东家乡过年见闻》中对儿时过年的回忆、“二叔”贴春联、门神,以及于冬梅的《老家的新鲜事儿》大年初二到姥姥家拜年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描写。陈刚的《老伴》中,“老伴”送来的的炸菜角、糖糕就是端午节特有的吃食。张治国的诗《春节》,马道的诗《春节》和《端午节》等都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描写。回族作家阿慧的《羊来羊去》描写了回民特有的开斋节。一个个场景,一张张画面,都是豫东习俗的再现。而柳岸的《我的干娘柳司令》描写了豫东农村几十年的变迁,将豫东农村的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尽收笔下。周口作家的作品以特色鲜明的地域风情,书写着一部部生活的赞歌,感染着一批批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