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来自东北边陲的女作家萧红在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中塑造了一个年仅12岁的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本来是一个健康、活泼、开朗的女孩,可一旦做了童养媳就必须遵循所谓的封建妇道。做小女孩时走路快、吃饭多、爱说爱笑的特点被视为大逆不道而严加管教,并且是本着为她好的目的,百般折磨虐待,力图把她改造成为一个循规蹈矩、愚昧呆笨的小妇人。这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终于在轮番折磨中死去。此外,作者还塑造了一群可悲可恨的女人,她们是小团圆媳妇的邻里街坊,她们更是小团圆惨死的幕后推手和帮凶与看客。“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别说还是一个团圆媳妇,就说一进门就姓了人家的姓,也得头两天看看人家的脸色。”“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在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看热闹的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虽然不知道下文如何,这小团圆媳妇到底是死是活。但却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她们怂恿婆婆殴打小团圆媳妇,并兴高采烈地欣赏一个孩子惨死的过程。

      叶圣陶在一九一九年写的《这也是一个人》,塑造了一个叫伊的童养媳,十五岁就被嫁到夫家,生下了小孩却早早夭折,这就成为伊的公公婆婆随意打骂她的一个理由。伊想让丈夫赎回赌博当掉的青布大袄,可是“婆婆动了怒,拉起捣衣的杵在伊的背上抽了几下。伊丈夫还加上两个巴掌。”伊想到了逃跑,在船上别人却认为“总是你自己没长进,才使家里人和你生气。即使他们委屈了你,你是年幼小娘,总该忍耐一二。这么使性子,碰不起,苦还有的吃!况且如今逃了出去,靠傍谁呢?不如趁原船归去罢。”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普遍思想,童养媳能做的就只有忍耐,没有权利与夫家抗争。而自己的父母一旦将女儿嫁出去,便由夫家使唤,伊的父亲的一席话让人更加心痛,“既做人家媳妇,要打要骂,概由人家,我怎么能作得主?我如今单是传伊公公的话叫伊回去罢了。”伊的丈夫的去世,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彻底断送了伊的命运,伊就像夫家的一头牛,没有了利用价值就可以卖掉,“而伊的身价充伊丈夫的殓费,便是伊最后的义务。”这也是很多童养媳最后的下场,她们并不是家庭的一员,而是家庭的财产,可以转让可以出售,没有人身自由可言,更没有做一个人的权利。

      王西彦的小说《悲凉的乡土》中塑造了一个叫做凤囡的童养媳,每天不仅从事繁重的苦力,还要忍受婆婆的打骂,而婆婆视打骂凤囡为家常便饭。凤囡不小心烧焦了饭,婆婆“一伸手就撕住了凤囡的耳朵”,而且“要等到自己的手上也出了血迹,才肯狠狠地把耳朵放开”。这些非打即骂的日子对于童养媳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婆婆的对于媳妇的谩骂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凤囡的婆婆骂她“烂婊子”“白虎精”。

      童养媳是封建宗法观念和剥削意识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的畸形婚姻。造成童养媳这种婚姻习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女方由于贫困,为了免除抚养负担,便把女子送往男方,而男方为了减轻将来的聘金,自然愿意接受,双方获利的结局使得这种制度大为盛行。这是童养媳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男孩天生有缺陷,怕日后成婚困难,便在很小的时候娶下童养媳。还有就是男方缺乏劳动力,娶进门的童养媳不仅可以充当劳动力而且担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更有一种荒谬愚昧的说法,认为从小和丈夫生活在一起感情会好。但后来的学者研究证明,恰恰相反,很多童养媳和丈夫的感情并不好,而且生育率非常低。

  1. 上一篇:“教学文体”还是“事实文体”试析议论文写作的文体选择问题
  2. 下一篇:关于“非指示性”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1. 白先勇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2. 余光中诗歌中的民族风

  3. 毕淑敏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技巧

  4. 浅析当代文秘职业素养建设

  5. 论《呼啸山庄》中的艺术特色

  6. 浅析秘书的参谋作用

  7. 论魏微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8.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9.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0.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1.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2.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3.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4.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5.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6.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7.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