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阴也,阳也,天也,三者之合,何者为本?何者为化乎?今答之曰,天地之化,阴阳而已······然《毂梁》言天不以地对,则所谓天者,理而已矣。成汤所谓“上帝降忠”,子思所谓“天命之性”是也。 [3](P84)

    都是在阴阳中加入了天凑成三合之数,也难以让人信服。而朱熹更是在《毂梁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天解释为天理,即上帝、天命,认为理是宇宙本原,生生把屈原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观变成了唯心论、唯神论思想。其实这都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古代“三”和“参”通用,“三合”就是参合、杂合,这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阴阳杂合衍生万物,其本原又是什么?又衍化出了什么?联系上文,就可明了屈原的宇宙生成观是混沌生阴阳,阴阳化万物。由此可知,屈原对宇宙的认识是宇宙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发展变化的。

    自然之道主要是屈原对天地形成之后自然事物的思考。自“圆则九重”至“曜灵安藏”问天地形成之后的事。天高九重,浩大无垠。天体旋转,轴心在何处?东南地势为何亏损?天圆地方如河衔接?日月星辰如何排列?太阳东升西落所行多远?月亮盈亏变化又是为何?女歧无夫,如何产子?惠风何在?明灭何为?这些自然想象以当时的科学水平还无法解释,但屈原并不迷信神话,而是将其看做自然存在的现象,并加以探询。自然运行自有其规律,只是屈原无法明晓其中的原理。在这种规律下,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圆而又缺,星辰依次排列,地势东南亏缺。而这就是自然之道。

    自然事物皆遵循自然之道,这与人类是否有着一定关系?于是屈原从“不任汩鸿”至“禹何所成”开始追问地上之事。中国自古多水患,先民为了生存,同洪水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在这抗争中,涌现了鲧、禹等杰出代表。鲧看到鸱龟曳尾相衔受到启发,采用筑建堤坝堵截洪水之法治水,最终失败被囚。而禹总结父亲失败的经验,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将洪水导入大海,最终取得成功。同为治水,不同的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这其中一定存在某种规律,这就是屈原探求的自然之道。明晓自然之道,才可能因势利导,与天灾相抗衡,违背自然之道只会走向毁灭。而了解自然之道的关键,就是“课而行之”、“纂就前绪”,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可能摸索出自然之道,并顺道而行取得成功。

  1. 上一篇:游走在城乡之间的农民贾平凹《高兴》论
  2. 下一篇:论徐则臣京漂小说的创作异同
  1. 秘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试论屈原的神话情结

  3.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4. 柳宗元的中央集权政制思想

  5. 当代中国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载体研究

  6. 崔寔法治思想与西汉儒生思想异同及其原因

  7. 楚简《太一生水》与屈原宇宙生成论新探

  8.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9.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0.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2.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3.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4.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5.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6.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7.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