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摘要:苏童擅长刻画女性形象。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达到了极致。他笔下的女性游走于儒与道的边缘,或克己守礼,压抑沉寂;或轰轰烈烈,追寻自由。矛盾充斥的两面哲学碰撞出一段又一段耀眼的火花,展现出女性的任性与优雅。 59751

    毕业论文关键词:苏童;新世纪小说;女性形象;儒道矛盾

    Abstract:Su Tong good image of women portrayed. Especially the works of the new century, the image of women portrayed to the extreme. He described the woman walk on the edg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or self-denial Shurei, depressed silence; or vigorous search of freedom. Both sides of the collision of a philosophical contradiction filled one after another bright sparks, showing women’s willfulness and elegance.

    Key words:Su Tong;the New Century Novels;Female Image;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政治还是经济等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启示,而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更是发人深思。以这样的视角来解读苏童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在这样的融合与冲突中,女性形象内涵不再单调,而是有了多种维度。

    “我是一个典型的80年代文学青年,比现在的文学青年更狂热也更无知。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梦,大多都会被现实所埋葬,我很庆幸能坚持到现在,没有任何东西能埋葬我的文学梦。”【1】苏童大胆宣告了令自己骄傲的狂热和无知。也许又正是因为这份“无知”,他只写想写的东西,毫无顾忌,无论现不现实,可却在创作中抓住了这份历史的偶然性,形成了一部自己私人的民族史。他的小说充斥着历史、追寻、羁绊还有桀骜不驯。然而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一个个“活色生香”的真实女性,无知却猖狂的上演着那一部部可歌可泣的舞台剧。

    苏童的小说中,符合儒家的温柔知书达理的女子出现的很少,带着大蒜儿的女人却出现的比较多,而且这些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有无数的对立面。或保守封建,或潇洒不羁,或无知无畏,或自得其乐。她们不属于极端的浓墨重彩,但是她们却都有那么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也就是即使任性的让人厌恶,却有那么一丝丝的优雅时不时渗出来,让人欲罢不能。完美诠释出儒道俩家虽分门别派,却在碰撞中产生的令人惊艳的美感。而下面我将具体从四个方面展现出这样一群色彩鲜明的美丽女子是如何穿梭于儒道两家,大展其才情。

    一、 女性灵魂的自由与受限

    苏童说:“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虚构对于他一生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虚构必须成为他认知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2】(p219)这一点无法否认,作家创作的资源有限,缪斯女神不会平白无故的一直光顾,灵感向来是以文字为载体,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需要虚构。虚构是什么,是自由灵魂的重塑。然而这种个性化的虚构世界,让苏童的创作区别于卷帧浩繁的文学作品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源于他的与生俱来的艺术敏感、艺术创新的勇气,是来自于他真实的人生体验,也来自于他自由的灵魂,那么他在自由里圈圈画画,分疆划界,是给张牙舞爪的自由披上现实的外衣,还是让它步步受限,掉进条条框框的泥淖里呢?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答案没有让我们失望,因为苏童在与人物对话,试图构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女性,她们是自由的,她们也是胆小的,她们有好奇心,她们也心存戒备。儒家文化向来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行为准则的,形成了以仁民爱物和救时济世精神为宗旨的理想境界追求,因此其人生态度总体来说是向上进取的,然而这些女性又是矛盾的,因为她们确实是以礼为准则,对现世社会却并未有强烈的关切与历史使命感,正如《妻妾成群》中出现的四个女人,大太太不动声色,却将权势紧紧握在自己的手里;二太太想方设法谋害他人,只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三太太梅珊,看起来对地位“无欲,不争”,可却被情欲所控制自取灭亡。她们皆随着自己的欲望而走,她们受限于欲望,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获得她想要的自由,看起来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入世,但是她们对自由的定位一开始就错了,因为这里自由的方向就是错的,她们以为权位就是她们自由的来源,可是男权下的自由注定是悲剧与灭亡。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p95)这顺应自然的运行是“无为”的,所以“无欲,不争,挣脱尘世纷扰的枷锁”是道家的人生观,浸着些许消极自保的意,确实她们对权位的渴望是为了明哲保身,但这样的“出世”在这些女性身上又显得有些勉强,因为她们渴望“出世”,望能自保,却终究成功不了,所以这些矛盾的两两碰撞又是人物自身与作者自身的多向对话。

  1. 上一篇:从《玉米》到《平原》悲观不厌世的“写史者”
  2. 下一篇:梅花意象在我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1. 论现代秘书的角色意识

  2. 论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3.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报告朱子文学论文

  4. 论《1Q84》中青豆的人物形象塑造

  5. 余光中诗歌中的民族风

  6. 中国学术生态考察报告朱熹文学研究论文

  7. 论《呼啸山庄》中的艺术特色

  8.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9.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0.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1.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2.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3.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4.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5.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6.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7.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