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苏轼在其《自评文》中说“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6],是指他的文章气势雄伟,思路开阔,有一泻千里之势。而刘熙载在《艺概》中认为:苏轼的文章风格是一泻千里,而苏辙的文章风格却是一波三折。这里刘熙载认为苏轼文章的显著特点正是“一泻千里之势”,气势磅礴。这正与他所提出的“文如其人”原则相互印证。因此,可以说刘熙载对苏轼的点评是准确、深刻、合理的。
    二、文理相通
    刘熙载在评论苏轼时又说:
    东坡文虽打通墙壁说话,然立脚自在稳处,譬如舟行大海之中,把舵未尝不定,视放言而不中权者异矣[1]。
    这里就是指文章要深入分析,直揭问题本质,抓住本质问题“理”,明白文章所要论述的道理。刘熙载认为苏轼的文章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作品通过细致描绘现实生活,准确反映人和事物的特征和道理,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从而改造现实。作家除了从生活中提取经验,还要从中挖掘出生活的内在规律,找出它的本质含义,刘熙载称之为“理”。刘熙载认为要得到其中的规律道理,就要深入生活中挖掘,在找到生活本身的“理”之后,还要“有见于中”——即作家对事物的独特的认识。只有两者统一,才能符合创作的要求,作品才能令人耳目一新,仔细体会又深有感触。
    苏轼在《策略第一》中说:
    臣闻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天下之至言也••••••古之言者,尽意而不求于言,信己而不役于人[6]。
    这里苏轼所强调的“意”也就是刘熙载所讲的“理”,即做文章时要有思想、有自己的认识。这里苏轼认为进行文学创作要重视“意”,即要把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达出来,有一定的见解,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刘熙载强调了文章要有“理”,可以说刘氏延续了苏轼的文学思想,即“言之有物,文理相通”,即做文章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讲事实,摆道理,抓住核心观点,深入分析,使文章有深度有意义。
    刘熙载评点苏轼:“东坡文虽打通墙壁说话,然立脚自在稳处”[1]。这正是点明了苏轼文章善于抓住重点,直揭问题的本质,用充分的道理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使文章有深度,有自己的见解。
    刘熙载重视理论在文章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文学创作首先要注重理论,其次才是文辞。文辞精美,但是理论错误,一定不是好文章;即使理论没有错误,但是思想肤浅平庸,仅靠文辞华美富丽吸引眼球,也不是好的文章。如果两者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那么文章才能出色,相反则宁舍辞而尚理。刘熙载对这一理论有着自己清晰的认识。
    刘熙载还认为“‘文’字要善认,当知孤质非文,浮艳也非文也”[1]。这里说明理的一方与文的一方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刘熙载坚持的是文理并重的评价标准,所以他对作品的评论总能抓到关键。因而,刘氏对“美言不信”、“文理用寡”的说法也不赞同,他认为做文章不能因为反对重文轻质就重质轻文,关键是要做到两者的相互统一。所以,他对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持否定态度的,并在《文概》中提出:苏轼的文章中存在着大量的真知灼见,可是有些人却偏偏用文章语言是否华美来评价苏轼文章,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说明了刘熙载十分注重文章内在的道理,主张将道理与文辞相互结合统一,达到文辞和道理并重,这样才能使文章有特色,文章才能出众,达到“文理相通”。刘熙载从反面印证了苏轼文章注重文理相通,从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1. 上一篇:《水浒传》中潘金莲悲剧的女权主义妇女观社会影响意义
  2. 下一篇:金庸小说爱情模式的传统性研究
  1. 中日两国《西游记》为主题的动漫作品比较

  2. 《聊斋》中痴情书生乔生孙子楚形象

  3.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特色

  4. 陈三聘词《和石湖词》研究

  5. 论《1Q84》中青豆的人物形象塑造

  6. 王安忆《长恨歌》社会热...

  7. 论《呼啸山庄》中的艺术特色

  8.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9.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0.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1.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2.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3.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4.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5.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6.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