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玉江、朱钟棣(2006),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一共130个月度数据的样本容量,通过建立价格传递方程,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国内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国内价格指数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短时间内则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郭予锴(2009)运用VAR模型进行分析,选取2002年1月到2008年12月的月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变动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生产者价格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在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在逐渐增强,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有逐渐下降趋势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物价的传递效应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滞后效应在滞后阶数达到4的时候才开始逐步有相对明显的表现。
刘晶(2010),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转移效应通过理论和实证两部分来进行论证。实证部分收集了2001年1月至2010年9月共101个月度数据的样本容量,运用VAR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分析等研究方法,加入名义有效汇率(NEER)、货币供应量(M2)等四个物价指数作为研究变量,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传递效应较低,但在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波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化贡献呈现出逐步缓慢上升的趋势。
杨海林(2010),以计量经济学中的半开放经济模型为蓝本,对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168个月的全部月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以及消费者价格指数等的传递效应是存在的,但表现的并不全面,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反向关系,并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仅如此,国家的外部经济因素也会导致汇率传递效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本节对汇率传递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简单的学术回顾,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针对性较弱,大部分实证研究结果都表明汇率的传递效应在发达国家是不完全的;但是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国内汇率制度长期盯住美元、汇率波动较小等原因使得国内专门针对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并不多;自从汇率制度改革以后,我国的汇率制度从单一的盯住美元转变为有弹性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从早期的单方程回归方法,逐渐发展到考虑变量的时间序列特性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等;从研究期限的选择上来看,样本数据的选择区间多以汇率制度改革为分界线进行研究,而直接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背景来研究我国汇率传递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通过建立相关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的汇率传递效应的变化,为国内货币以及汇率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有效参考,既有利于稳定国内物价水平,保障宏观经济平稳发展,又有利于推动我国贸易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上一篇:富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
-
-
-
-
-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