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产业就业结构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十七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他在其《政治算术》中提出,制造业创超的收入比农业创超的收入高,商业创造的收入又比制造业创造的收入高,而三者之间的收入差异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行业或部门移动。科林·克拉克在配第的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分布的规律以及其未来将要发展的趋势。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分析后,克拉克提出了现在世界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劳动力的方向首先会由第一产业向着第二产业转移,在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劳动力便会向第三产业转移。刘易斯(1954)在经过严密的研究和分析后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在现代工业中部门的工资水平是取决于传统农业的部门工资水平下,理论提出农村中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存在着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劳动力数量接近于无限给,随着现代工业部门规模的扩大,现代工业部门将会不断的吸收传统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当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完成时,即农业中过剩的劳动力全部被吸吮,二元劳动力市场就实现了一体化。拉尼斯和费景汉(1961)等学者对刘易斯的模型进行了改进,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农业和工业均衡增长的二元结构理论,他们认为农业在促进工业的增长方面作用在刘易斯的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事也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农业部门中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在他们的著作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被分为三个阶段:1.剩余劳动力阶段;2.隐蔽性失业阶段;3.农业商业化阶段。西蒙·库兹涅茨(1971)在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以及分析了五十多个国家的数据,劳动力数量和国民经济收入在不同的产业部门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的验证了三次产业之间劳动力变化的演变规律。赛尔奎因和钱纳里(1989)利用世界银行1950-1983年30多年间的经济数据进行探索、分析以及研究人均GDP从300美元到4000美元(1980年可比价)时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模式制造发展。在经过了深入的研究和考察之后,他们发现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工业品和初级品的输出率的影响较小,而受需求的规模、人均GNP以及投资率的影响较大。卡斯特(1994)在整理和分析了七个大工业大国在1920-1970年间以及1970-1990年间的就业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总结出每个国家不同的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和规律,还通过对服务性行业内部的细分提出了“后工业”服务业的扩张路径。47779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产业和就业结构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的80年代。何道峰(1990)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的就业结构的变迁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采取情景分析的方法对中国20世纪50年之后二三十年的劳动力的发展及就业结构作了预测。莫荣等(1995)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就业结构特征、演变趋势、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调整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8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的发展突起,对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提出让市场机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八五”期间的就业增长情况以及影响中国就业增长的因素后,胡鞍钢(1997)指出中国就业的战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彭正银(1988)对1980-1990年和1991-1996年两个阶段的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郭克莎(1999)对1980年之后中国三大产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情况及三次产业内部就业比重的变化开展了研究,并运用研究后的方法对之后十年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夏杰长在采取国际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之后,指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偏差。范剑勇等(2001)对上海市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上海市就业结构的因素论文网。张红宇(2003)在对我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情况深入分析后,提出中国就业结构变动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则和应对措施。魏作磊(2004)对中国1978年以后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情况以及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并分析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比重,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马斌(2007)采用结构偏差系数、相关系数矩阵、产业与就业扩张弹性等模型和方法对广东省就业结构的变化状况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