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发展西方教育史上关于情境教学也早有记录,最早的记述应该数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引导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使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创设和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创设情境,利用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在做中学。杜威的“五步教学法”是情境教学的具体表现,(1)疑难的情境;(2)确定疑难所在;(3)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4)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5)验证这个假设。[3]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浓厚兴趣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改革试验中,他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独特之处,充分利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作为教学的支撑,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对情境教学做了有益的实践探索。48129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情境教学来到民众视野中是自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J·S·Brown和A·Collins等在《教育研究者》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的论文以后。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改革学校如何开展情境下的学习深受情境理论关注,尤其是设定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与设定的知识内容学习情况,它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实际的学习活动中的情境化的内容,这里的情境是具有指向性的,是由教育者创设的教学工具,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背景与铺垫。美国温特比尔特大学匹波迪教育学院创立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非常典型的且重要的情境教学模式。[4]抛锚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适当的冲突产生学习的需求,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并借助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自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1990年前后, 基于情境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引起教育研究实践者的重视,他们开始对其进行探讨,并尝试开发了一系列的课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温特贝尔特大学的认知与技术小组在1990年启动开发的贾斯珀系列等等。1993年3月,美国的权威杂志《教育技术》(Educationalechnology)还曾专门开出一个栏目对情境认识与学习进行深究,1996年,希拉里·麦克莱伦(Hilary Melellan)将这些论文整理汇编并以《情境学习的观点》(Situated Learing Perspectives)为题进行出版。[3]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情境认知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的阶段性总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展现在情境学习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上,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情境学习与课堂教学、一些案例的研究和分析等论文网。
当前,建构主义认识论在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慢慢成为教育界的基本观念,而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又为教学领域的改革能深刻进行提供了必需的条件。因此,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情境教学正成为情境教学的发展走向和研究重点,并且人们正进行着深入的探讨和不断尝试。
国内发展
基于对相关资料和文献的查阅,我国对情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研究从较早开始就有所起步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情境教学研究最初是由语文教学向其他学科辐射,如今已在数学等学科中得到一定运用。钟启泉教授认为创设含有具体事件或具体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探求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发的学习知识,形成意义就是情境教学。这里的情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是与现实世界一致或类似的。”张新华老师认为“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创设以具体形象为主体,富有现实色彩的具体场景或者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