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关于情绪调节策略,很早就有过研究。心理分析中一般研究焦虑情绪,而在应激和应对中一般研究对情绪的应对方式[1]。目前国外关于情绪调节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适应性界定方式,主张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原情绪和行为反应,是适应社会活动的过程,认为只有情绪具有了灵活性、适应性等,人们才可以有组织的,并且快速而高效的去与多变的社会融合;其二,功效性界定方式,主张情绪调节是用来服务个人目的的。一个人如何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选择何种方法,调节多长时间,与个人的利益和目的是挂钩的;其三,特征性界定方式,主张着重关注情绪调节的某一特征,然后对之进行界定。如从情绪调节的调节过程入手,了解情绪调节是如何操作的,界定它是以一种活动来调节另一个活动的过程。50155
Gross有关情绪调节策略的界定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他根据情绪调节对情绪反应产生的影响来进行界定的,认为情绪调节“个体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的,以及如何影响情感体验和表达的过程。”情绪调节过程是随着情绪展开的,每个阶段是什么情绪就会有相应的情绪调节方式对情绪反应过程来进行调节。本研究中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利用一定的策略和机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的过程。
情绪调节策略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情绪调节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探讨了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Thayer Newman&McClain分析了32种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然后提出了情绪调节模型,其中包含六种调节类型: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管理、寻求幸福和分心、社会支持/满意/发泄、避免/退避、直接降低情绪紧张[2]。
第二,对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了研究。Brian Parkinson&Peter Totterdell采用一系列方式如文献检索、问卷等收集到了162种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然后进一步的筛选和测试,产生了情绪调节认知行为模型[3]。Gross情绪调节模型中指出了个体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调节策略为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论文网认知重评是一种先行关注策略,即认知改变,它是改变他们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自己对情绪的理解,比方说安慰自己没必要生气,放平和等。认知重评是用另一种积极地思想或着态度来看待一个让自己不开心或者愤怒的事,来改变自己的情绪反应,让自己从消极的状态变为积极地状态。而表达抑制是一种反应关注策略,是一种对情绪反应的调整,是压抑将要产生或已经产生的情绪表达来降低主观情绪体验。总之,Gross的研究表明,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这是对后继的情绪情感反应、认知任务的完成和社会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认知重评与积极情绪挂钩,而表达抑制则与消极情绪更多地相联系。Ripper比较了系列缓解消极情绪行为和认知调节策略,并且提出思想原因、社会支持、积极的行为、享受音乐、锻炼和睡觉是更有效和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Kraaij V&Spinhoven P编制出了认知情绪调节的问卷,该问卷有九种认知调节策略:接受、侧重规划、积极关注、积极重评、自我责备、责备他人、灾难化、反思自我和转换视角[4]。
情绪调节策略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一方面沿袭了国外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还进行了本土化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黄敏儿等人使用生理和心理实验的方法,把情绪调节策略分为评价重视、评价忽视、表情宣泄和表达抑制四种类型。李梅和卢家嵋研究了高中生的情绪调节策略,发现8种对消极情绪的基本情绪调节策略:寻求帮助、情绪表露、认知反应和应对、放松、压抑、情绪替代、哭泣和回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