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有关拖延程度的研究结果。Solomn和Rothblun(1984)发现,至少有50%的学生存在长期的拖延行为。而国内的研究者发现,在学习上存在拖延的大学生高达80%以上,他们的拖延程度有一定的差异【24】。甘良梅的研究(2007)发现,国内大学生的总体拖延水平并不高,大学生在非学业上的拖延频率远低于学业上的拖延频率【25】。
在拖延的相关因素研究上,Piers的研究表明,拖延与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是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同时国内也有研究表明拖延倾向较小的个体有较高的效能感。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越强,拖延就越不明显。研究表明拖延者还有非理性信念,主要有自我妨碍和完美主义。
关于拖延后果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都认为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情绪以及身体健康都会因为拖延行为而形成负面影响。(Piers,Thomas,Catherine,Rothblum,Solomon,Murakami,Fritzche)。
马静(2013)的研究显示男性大学生的拖延频率普遍高于女性大学生,大一学生的拖延频率普遍高于大四学生,并且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对拖延有较好的预测能力【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