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综述:陈斌(2016)基于系统耦合视角对江苏省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在同一区域中互为发展和约束条件且两者耦合作用明显。通过建立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耦合模型,判断区域内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状况,实证研究耦合程度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耦合度会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门槛效应,提升耦合度是产业集群获得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二者对于经济系统总贡献度的增幅是不同步的,对于不同水平耦合度的行业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需要注重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治理。58562
国外研究综述:
Catherine Beaudry和Peter Swann(2001)对产业集群的强度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校的途径进行了研究。他们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群强度的指标,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不同的产业存在着产业集群正效应和负效应,在计算机、汽车、航空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非常强的集群正效应论文网。D.Norman和J.Venables(2001)探讨了基于规模效应递增的世界经济范围内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数量,研究国家产业集群政策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关系,产业集群与世界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关系后,认为在均衡发展的条件下,产业集群数量太多而规模太小。Lura Paija(2001)通过对芬兰ICT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认为ICT产业集群是芬兰基于知识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优化了芬兰的产业结构,构筑了芬兰国家竞争优势;并从产业政策的角度回顾了ICT产业集群在芬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