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散货船发展的背景常规散货船是专门用来运输像煤炭、矿石、木材、谷物等不加包扎的货物的船舶,最早是由杂货船承运,随着船舶向专用化发展,散货船以矿石运输船和运煤船为主发展起来。二战后,散货船的应用范围和船队规模迅速扩大,在1960年到1975年这十五年里,散货船的数量急剧增加,到了80年代前期,油船吨位极速减少,与之相反的是散货船快速增长,但从1986年到1994年,散货船数量有所下降,此后又呈稳定增长趋势。58909
不论是中国,还是日韩,造船业都曾以散货船为主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因此,散货船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三十余载,充分展示了它的优势:货运量大、货源充足、航线固定、货物运输效率高、运输费用低,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运量上,散货船都占世界海运中相当大的一部分。
然而,近几年,由于产能和运力严重过剩,散货船市场低迷,运费率持续走低,散货船的船价也持续走低,加上油船等利润较高的船型市场需求稳定,船东建造散货船的积极性不高,散货船的订单急剧减少,各国造船业都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日本将船舶重心移至游船的建造研发中,韩国则将目光放在了海工和LNG上。尽管中国在造船数量上已经超越了日本和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近两年的新增订单和手持订单均位于首位,但散货船的订单也是逐年递减,2013年散货船的新船订单量为1243艘,到了2015年新签订单仅为250艘,2016年第一季度散货船新增订单量仅为2艘。
即使如此,散货市场仍有可能在2017年出现复苏机会,这是由于散货船市场在通过报废老龄船舶以及限制新船订单量来缓解运力过剩的压力,据BIMCO预计,2016年将有5000万载重吨运力交付,而散货船的报废量将达到4000万载重吨,等到明年散货船的报废量将可能超过新船交付量,为了维持市场运力平衡,散货船的订单量应该会有所增加。
但是,由于散货船发展多年,散货船的建造技术已经成熟,市场也是处于过剩的状态,为了提升运力,增加自身竞争力,散货船向双壳化、大型化、快速化、多用途化发展。船东在选择下单时通常会考虑好航线、货源,再决定船型和数量,而液散货船就是在此基础上被设计建造出来的。
液散货船是在散货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常规散货船的结构,加入液货驳运设备技术升级融合而产生的。运输过程中,通常是运输散货到达目的地后,再运输液货返程,这样避免空舱返程,大大提高了船舶的运输效率。这是散货船技术上的突破,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加了几个液货船上的装备那么简单,还需要考虑运输液货所需要的条件,像压力和温度,也需要考虑机械的增加对结构、稳性的影响和运输时的安全问题,而且它使得液货论文网、散货可以用一艘船运输,改良了散货船只能运输单种货物的境况,符合现今贸易需求,拓宽了散货船的用途,使得散货船向多用途化发展。
生产设计是现代造船模式的产物,在船舶的建造过程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在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的基础上把系统设计转换为区域设计,按区域/阶段/类型进行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结合船厂施工条件规划怎样造船和怎样合理组织造船的一种设计,主要着眼于零件加工及其装配焊接的过程,并满足生产管理的要求,提供作为船舶现场施工主要依据的图表。
焊接技术的成熟,使得分段造船法成为可能,船体建造方法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原来是以系统为导向,后来逐渐转变为以区域为导向,大部分在船台、码头的装配、舾装、涂装作业提前到了车间、平台这些更早、效率更高的作业阶段完成。到了70年代,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提升造船生产效率成为新老船厂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现代化改造过程中,造船业引入了成组技术原理和统筹优化理论,通过深化生产设计,实现分道作业模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入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造船设计、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不断深化,特别是将3D建模技术引入造船生产设计,造船业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设计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