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简称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一种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新型成像技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成像计算。该技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电流或者电压就可以获得物体内部的电特性参数分布,由计算机按照特定的算法重建出反映物体内部结构的图像。由于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具有不同的电特性,因而对生物内部的电特性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由EIT重建出的图像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解剖学信息,而且还可以获得组织和器官的电特性随病理、生理功能状态改变的信息。随着各种医学CT技术(Computer Tomography)的不断发展,在不需要直接侵入人体的情况下,医学就可以检查人体的内部组织,判断组织的病变程度、位置等信息,这极大的方便了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64794
1976年,美国Wisconsin Madison大学的Swanson D.K.首先提出电阻抗成像的方法,在他的“胸部电阻抗改变的测量误差极其原因”这篇论文中率先提到了电阻抗成像这一新颖的成像技术,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1]。1978年,美国Henderson和Webster利用电阻抗成像技术第一次获得了人体肺、心脏等位置的阻抗成像,尽管该投射图像不是断层图像,而只是类似X胸片而已。1979年Price通过测量体表电位和注入的电流来计算内部电阻抗分布,进而实现阻抗断层图像,但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出的图像结果却非常令人失望。1983年,英国Sheffield大学的Barber和Brown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等位线反投影法获取了人体前臂的段阻抗成像。等位线反投影法假设测量的电位信号与电阻率分布之间是线性关系,这种假设大大的简化了成像的计算问题,进而实现了图像的快速重建。1986年,华盛顿大学的Woo建立了32电极,激励频率为100KHz的测试系统。论文网
电阻抗成像技术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吸引一大批专家学者投入到对其的研究之中。目前国际上有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瑞典等三十多个研究小组在对其进行研究。国外以对鼠、猫、狗、猪、绵羊等部分组织、个别的人体组织阻抗特性进行了研究,而国内主要对人的血液、动物组织、乳腺、脑水肿等进行了研究。MK1系统是最早商用的电阻抗成像系统,1987年该系统由英国Sheffield大学的Brown研制成功,MK1激励的频率为51KHz,电流峰峰值为5mA,包含16个电极,为非实时成像系统。在MK1基础上他们又研究了实时成像系统MK2(激励频率为20KHz、16通道并行测量、实时成像系统),以及复频阻抗成像系统MK3a(激励频率从9.6KHz到1.2MHz,8个频率可选、8个驱动电极、8个测量电极)和MK3b(激励频率从9.6KHz到1.2MHz、电流峰峰值0.25mA-2mA、64电极,其中32个为驱动电极,另外32个为测量电极)。1991年,PingHua等基于30cm圆柱型物理模型建立了32通道优化电路激励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采用32个外圈电流驱动,内部电压测量的不锈钢复合电极,激励频率为50KHz,对测量模型进行成像,得到较为清楚的图像。除了英国Sheffield大学的EIT数据采集系统,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EIT实验系统主要还有美国的Rensselaer理工学院Newell的ACT3、牛津大学的Chris McLeod的OXBACT1-OXBACT4、西班牙巴塞罗那的TIE1-TIE4等,此外还有London大学基于MK2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UCLH系统,以及第四军医大学的FMEIT1-FMEIT3系统。第四军医大学的FMEIT1系统为单频EIT系统,频率为50KHz,具有16个电极;FMEIT2也为单频50KHz,具有16-32个电极;FMEIT3为多频系统,具有16-32个电极,共有四个工作模式。FMEIT3的模式1为单频,频率为1.6KHz-48KHz;模式2为单频,频率为10KHz-380KHz;模式3为双频,频率为1.6KHz-96KHz;模式4为四频,频率1.6KHz-380KHz,其输出的电路范围为0.4mA-4mA,信噪比大于60dB[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