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非乐音技法的分类
非乐音技法的种类有很多种,我们现在按照在古筝上演奏的部位的不同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弦上非乐音和弦外非乐音。其中弦上非乐音包括:扣摇、止音、拍击琴弦、滑弦等,代表作品有《战台风》、《西域随想》、《箜篌引》等。弦外非乐音包括:人声奏法、拍手、拍击琴头、琴板等,代表作品有《幻想曲》、《剑令》、《戏韵》、《溟山》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古筝作品在使用非乐音技法时,总是会把弦上非乐音与弦外非乐音结合起来使用,从而使乐曲产生强弱的强烈对比与变化,使乐曲产生特殊的声音效果,给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3 非乐音在古筝演奏中的意义
3.1 丰富了演奏技法
本文中所讲的弦上非乐音是指在琴弦上演奏出来的非乐音,而弦外非乐音指在琴弦外通过各种拍击方式产生的非乐音,这些新技法的出现丰富了古筝演奏技法,也使得对于演奏者的要求更高,需要针对非乐音技法进行专门的训练,并且对于演奏者的表现力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本文下面将要介绍的《幻想曲》,运用握拳和手掌拍击琴弦、琴板来模仿打击乐,通过用手掌拍击琴弦、琴板表现人们击鼓时发出的“砰砰”声;通过用双手握拳以指关节叩击琴板来表现击鼓时发出的“咚咚”声。之所以说模仿鼓的声音,是通过拍击琴弦、琴板产生与鼓所产生的声音属性相类似的声音,所以会使听众感受到鼓演奏时产生的音响效果。
对于非乐音技法的创作,它是作曲家根据作品的需要而创作和使用的,我们在乐曲创作时,要注意与乐曲的内容、结构和情感表现相结合,不能为了追求独特,而胡乱使用非乐音。非乐音使用的好,可以使乐曲更具意蕴,使用的不好,会使乐曲流于形式,缺乏内涵,听众也会感到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