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年,贝多芬创作了《春天奏鸣曲》。乐曲共有四个乐章,贝多芬第一次打破了在小提琴奏鸣曲中三个乐章结构的布局。第一乐章,以抒情为主,用奏鸣曲式来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温暖明亮。与之对比的第二主题在C大调上有力地奏出,具有青春焕发的朝气。其中调性的转换是这首乐曲表现主题的主要方式,急剧的转换转调,好像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春天的短暂,仿佛在提醒人们时光易逝,请珍惜。这也是贝多芬在早期作品中表达的内涵。
3 《第五小提琴奏鸣曲》创作背景
在西方音乐的发展中,1750年到1820年期间是古典主义音乐时期,这时也是西方音乐的高峰。“启蒙运动”和“狂叙突进活动”发生在18世纪,这些对欧洲艺术和音乐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音乐变得流行起来,并且很快融入人们的生活中。1792年,在维也纳学习音乐的贝多芬受到严格的训练,加上他刻苦学习,作曲技术上有很多的发展和创新,音乐也逐渐走向成熟,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他把信仰和平、英雄崇拜、追求正义和自由逐渐加入创作中。在此背景下,贝多芬写了《第五小提琴奏鸣曲》。虽然这首乐曲创作之初是为了献礼,但是在这首乐曲中我们能够看得出贝多芬在古典主义音乐中的造诣。不同的乐章形式,于情于曲的表现手法,相得益彰的二重奏,都体现了贝多芬在古典音乐中留下的深刻足迹。在本篇文章中,将会对《春天》的第一乐章进行深入分析[1]。
4 《第五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分析
《第五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布局。结构清晰,简单明了。
(1)呈示部(1-86)
“主部(1-25):整个主部给人一种跳跃欢快的感觉,似一股春风顿时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2]。”他是复乐段结构,F大调。“在小提琴声部首先出来,(1-10)小节是一个二句类的重复材料的非方整性的收拢性终止的乐段。两句间旋律形成顶针即鱼咬尾的关系,前句又可分为2+2的两个乐节,前乐节节奏型为长音加十六分音符的顺分等分节奏,后乐节则是级进下行后跳进上行。后句可分为2+4两个不等长的乐节,两乐节间旋律也形成鱼咬尾的关系,(11-20)小节是主部主题的变奏重复,由钢琴声部演奏出来,小提琴伴奏,之后加5个小节的补充并开放终止于属和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