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淮海戏
淮海戏的发源地在我国广阔的淮海平原上,它有很长的历史年代。淮海人民的性格是既倔强又淳朴,因为受到了性格特质的影响,也就造就了淮海戏特有的特征热情、粗犷、豪迈、爽朗、真诚和朴实。很荣幸淮海戏是我的家乡的本土戏。淮海戏曲的剧目也展现着我们很多普通老百姓的想法宇与心愿,融合了很多丰富多彩的群众语句。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不但能适应舞台演出,也能在街头、乡村"摆地摊"。它的音乐唱腔非常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城乡民众在行路、干活、休憩时都要哼唱淮海戏,已成为本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的表演艺术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民间色彩,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如猪吊腰、鸡刨塘、野鸡溜、驴打滚、狗拜年、鳖爬走、脚尖走、膝盖走、鬼扯转、穿8字、矮步蹬等艺术表演形式,极其生动有趣。淮海戏的剧目生产和剧目创作非常便捷,它不受陈规老套和清规戒律的约束,创作上演反映农村和现实生活题材的现代戏,为现实生活服务,广受群众欢迎。2008年6月,淮海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淮海戏的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淮海戏既演全剧,也演折子戏。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罗鞋记》、《催租》、《骂鸡》等三十二整本、六十四单出。先后编演的现代戏有《大后方》、《小板凳》、《拾稖头》、《春回粮仓》等[1]。淮海戏唱腔明快、爽朗、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兼唱部分民间小调。男女同弦异腔,女腔以 [ 好风光 ] 为基本腔调,男腔以 [ 东方调 ] 为基本腔调。此外,女腔还有 [ 二泛子 ]、[ 串十字 ]、[ 双起腔 ]、[ 彩腔 ]、[ 八句子] 等,男腔还有[ 金风调 ]、[ 龙门调 ]、[ 小丑调 ]、[ 僮子调 ] 及各种形式的弹唱等[1]。伴奏乐器以板三弦、淮海高胡为主。土生土长的淮海戏以民间生活小戏为多,是典型的大众化艺术。它的唱、念、做、表,均平实易懂、幽默风趣,载歌载舞的形式尤显热烈生动。形式上的乡风野趣与直接表达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的内容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是一些小戏如传统的《催租》、《骂鸡》等和新创作的《小板凳》、《拾稖头》等,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平民化特质。由于淮海地区处于北方鲁文化和南方吴文化的中间地带,因此其总体风格既有北方剧种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剧种的温柔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