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影戏的制作特点
新县传统的影人制作程序,是非常细致的,而且非常复杂。通常是用上好的动物皮,经过刮磨,清洗,雕刻,着色等工序手工雕刻几千余刀而成。新县皮影雕刻手法多采用阳刻,亦有阴刻,雕刻手艺精细,刀法千变万化,但在整体艺术效果上却给人繁简适宜、虚实相生之感。皮影老艺人一般是经过几代相传、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经过选皮,过稿镂刻,蘸色敷彩,缀连装杆等一系列复杂的技艺工序,然后在影人颈部加上脖套接上头茬 ,再完成十一个可动部件的组合,最后在影人颈部和双手处装置三根签子,方便表演操作。
(二)皮影戏的造型特点
影偶全是平面的侧脸形象。皮影人物的服装身形,除小部分特定人物是专用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通用的。老艺人们在雕刻成形的人物和服饰上,涂抹上黄、红、绿、青、黑等纯色的透明颜料,就显得整个偶人通身晶莹剔透,很有艺术美感。 对于偶人的发式,饰品,帽子和服装,是根据人物的身份来设计的,什么身份的人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很讲究。只要在偶身上替换上一个相对应身份的头茬,就可以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现在刻制影人的艺人们,通常是照着样子制作,其实真正有设计才能的人很少。
女子头饰及衣服装束通常以云、凤,花、草、等纹样做为图案,男子的通常以龙、虎等纹样做为图案。皮影戏偶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开雕成的,分别雕刻完成后再用丝线连接在一起,表演时活动自如,非常灵活。人物造型里生、旦、净、末、丑等角色都很齐全,这些和戏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虽不同于戏剧却源自戏剧,影偶是缩小版的戏剧。
新县偶人的面部雕刻很逼真,加之风格古朴,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偶人着色重彩绘精雕镂,偶人头部与帽子是相互分离的。影戏中的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表现了抽象和写实的手法。人物和场景的制作大胆的运用了平面艺术,生动的脸谱配合鲜艳的服饰,既夸张又幽默,或简单粗糙,或细腻和浪漫,再加上雕刻很精致,明亮的着色,让整个偶人身体透剔、四肢灵活,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三)皮影戏的操作手法特点
皮影戏对表演者本身的底子要求也很严格,表演者除了需要一个人能够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之外,还要和场上的音乐配合得很好,另外还要兼顾旁白,唱腔。因此要获得良好的皮影表演技能,除了需要好老师的细心传授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和实践,积累大量的实战经验,以便可以更好地为大家展示自己的皮影演技。
新县皮影戏集当地音乐、舞蹈、曲艺、手工艺、绘画于一体。唱词、道白具有豫南民歌、民俗特点,颇具豫南人性特征,雅俗共赏、通俗易懂,音乐唱腔高亢,艺人表演精湛,文武并唱、旋律明快,节奏感强,地方特色突出。演员仅用三根棍子将皮影的举止动静哀怒喜乐用行动及演唱表现出来。这些操作看似很简单,却融入了丰富的艺术特点,担纲表演的师傅,不仅需要手上功夫高超,嘴上的说、念、打、唱功夫也得扎实,脚下还要控制锣鼓,这种表演需要全身心配合,一个人就得扮演好几个人的角色。
(四)皮影戏的演出特点
皮影戏的表演靠说、唱、表完成。演员虽然不怎么露面,但必须扮什么像什么,否则就很难和所操纵角色的感情一致。说即道白,内行称“白口”。白口在表演中位置非常重要,就像戏谚中所说的“三分的唱家,七分的说家”,说是最基本的表演形式,唱法用的是民间通俗易懂的唱法,分为真嗓 、假嗓 、恨声 、油调 四种[6]。表是演员所使用的表演方法,它是一个演员向观众传达戏中精髓的重要方式。这些要求演员能协调好身体的各部分动作,手势要怎么摆、眼睛要看哪里、步子应该怎么拿捏,另外还要让手上操纵的皮影收放自如。表演技能有模仿 、入神 、打签子 三种。皮影戏和其他戏曲一样有固定的故事情节,每场皮影戏有完整的演出结构,一场皮影戏分为三个部分:请神,酬神,送神。多以一个故事分三场演出;演唱形式又分唱腔和念白,一个皮影团有固定的编制,乐器手一般为四人,乐师(主唱)一般没有“唱念打坐”的要求。在操作方法上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小动作,二是大动作。所谓的小动作多指影人的日常中常见的没有大的起伏的动作,用于文戏场,而大动作则与小动作相反,多用于武戏场。与戏曲一样,皮影戏都有自己固定的剧本,演员多按照剧本的内容即兴发挥。
- 上一篇:浅析信阳茶歌的艺术特点与文化价值
- 下一篇:河南新县之红色歌曲研究初探(新县红歌的特点与传承)
-
-
-
-
-
-
-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