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与其他的产业发展不同的是,与“中国元素”结合的服装产业并不是仅仅拥有单一的经济效益。本文的研究意义一是为以“中国元素”为创意核心的服装产业找到当下市场瓶颈的新出路。另一方面是为文化强国找到一条新出路。“中国元素”顾名思义,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中国的企业及品牌更是中国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更是中国文化的普遍代表。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国梦”这三个字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词语。而它也不再只是一种口号,在近一个世纪的摸爬滚打之后,它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真实而迫切的愿望。这个梦,包含的不仅仅是政治大国、军事强国这样的钢铁一样的意志,也同样怀抱着将“东方美”的理念名扬天下这样如水一般温柔的强大期许。
      而这样的期许之一,就是将“中国元素”与服装产业更好的结合从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文写作的时候主通过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并结合采访收集信息。本论文根据现在的中国元素的应用情况,以前人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并结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学的相关知识。对中国元素在服装产业中的运用和发展做出详细阐述,并对于中国元素服装产业发展给出自建议。
    二、服装中的中国元素运用
    (一)原料
        有别于当今服装发展广泛流行的人工服装原材料。中国传统服饰取材于自然是它的一大显著特征。丝、麻和棉在服饰上的运用可以上溯至五千年前。最早的考古发现丝制衣在公元前2600年。而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更是出土了 6900 年前的苎麻织物残片,棉织物自元起已广泛运用于。
      在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原料之中,丝绸更是如同中国的名片一样在世界之林闪耀。就连中国的英文名“China”也是来自古时候的丝绸之乡的音译。丝绸织物作为中国服装面料的经典品种,有着众多分类,如绩、纱、绸、绒、缎、罗、绢等,其以高贵华美的风格和珠圆玉润的光泽从遥远的历史一直传颂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无不令人神往。清朝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发展。由原先的品种中逐渐发展出了宋式锦、云锦、蜀锦、织锦、古香缎缎等多个品种。其中,缎类织物以其细腻柔软光鲜亮丽最能体现丝绸之神韵、最能表现服装之高雅继承大统。“缎”,古称“织丝”,亦称“注丝”《天工开物•乃服》所说:“先染丝而后织者,曰‘缎’”。 现凡应用缎纹组织或以缎纹组织为地形成的花素织物均称缎类织物,其经纱或纬纱露在织物表面,纱浮线较长,其外观光滑明亮、质地柔软,精致细腻。如今,缎类织物更是发展出了丝绸锦缎、雪纺等广泛应用于高级服装和流行服饰制作中。2001年的APEC峰会各国领导人所穿的正是传统的花织锦缎。
    (二)色彩 
        中国的色彩和中国的哲学史分不开的。
      中国的古典哲学对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有着深远而细致入微的影响。中国传统色彩分为“正色”与“间色”。所谓“正色”主要源于东方哲学中的传统五色。正色又为纯色,而间色即为杂色。南朝梁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骆黄是也”。其中“五方”源自周易黄老学说,是传统哲学里面对于方位的解释。《周礼•考工记》中有说到“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 ,以正色象征高贵,以间色象征卑贱。《说文》:“黄,地之色”,在阴阳五行学说里面提到土居中,以黄为其色。《尚书》同样也存在“五色作服”的记载。中国传统色彩中建立了色与天、地、衣、裳之间精密而逻辑的关联。将《周礼•考工记》中的“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和《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相联系,古人所云“玄是天色,故为正;是地色,赤黄之杂,故为间色。”上衣下裳,这便是中华服装色彩的最初形制。
  1. 上一篇:文化沙龙书店设计探讨+文献综述
  2. 下一篇:上阳宫文化园设计硬质景观与植物园林小品的融合
  1. 当下软装饰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2. 泰安妇幼保健院景观设计...

  3. 木生品牌种子的包装设计

  4. 传统庭院在现代茶馆室内设计中的探讨

  5. 论巧克力包装设计

  6. 传统诗词在交互媒介中的表现APP界面设计

  7. 窗茶社室内空间设计

  8.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9.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1.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2.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3.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4.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5.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6.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7.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