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20世纪60年代作为环保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点,环境问题就是在那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社会危机,各国学者相继开始试图发掘影响环境问题的因素,环境意识已然成为学者之间研究的大热课题。而后,环境意识这一课题的研究便就此拉开序幕。1962年,卡逊《Silent Spring》一书出版后,即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开始进行反思,它对美国环境意识的变迁也产生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用。在国外,对于环境意识的相关研究相对于其他的环境方面研究已经相当完善,理论上也相较成熟,同时得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2]。32242
其中包括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环境意识调查案例,第一个是有关于 “environmental literacy”这一概念的调查。“environmental literacy”这一概念是Roth在1968年提出的,这个概念即“环境素养”与我们知道的“环境意识”极为相似。另一个是关于“New Ecological Paradigm” 的调查。“New Ecological Paradigm”这一专有名词是美国学者邓拉普在1978年创造的,这一名词更接近现在所说的“环境意识”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New Ecological Paradigm” 即“新环境典范”的内涵和大众对这个概念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这两个调查在概念发展、内涵阐述、实证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参考性和代表性[3]。论文网
国外学者通过大量的有关环境意识方面的调查比较研究发现,文化、环境经历、年龄层次、性别等都是影响环境意识因素,学者马修重点探讨了文化以及环境经历对环境意识的作用;而萨冈和巴普洛夫则在《环境意识:德国和俄罗斯青
少年的对比》中对比德国和俄罗斯青少年、妇女的环境意识,结论都显示出了他们对于环境问题较高的关注度。20世纪90年代,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受联合国委托组织撰写的《our common future》一书出版,自此,为环境保护运动提供了更为整体性的目标。
不难发现,在西方学术界把环境行为的实证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研究的主要是关注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作用和关系,而后得出以下两种研究结论:第一种相对充分地肯定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相信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存在某种显著联系[4]。第二种充分表明,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存在的联系不紧密,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是较为有限的。另外,第二个阶段的重点是关注环境意识以外的其他因素对环境行为的作用。对于第一阶段研究当中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存在落差的情况,西方学者们相继开始探求环境行为的情境因素对环境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即1990年之后,国内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日益显现、突出,国内有关环境意识的研究也渐渐丰富起来,我国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也随之进入快速成长时期。
2.国内研究:
在我国,“环境意识”这一概念最初产生于1983年前后,一经产生便获得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其中,有一部分学者采用了“环境关心”这一概念,“环境关心”概念的由来起源于艾丝特的认识,即环境态度在一定的程度上等同于环境关心。更多的研究者更是将环境关心认作为是一种环境的价值观,这与笔者调查的“环境意识”在一定的层面上表达了相似的意思。环境意识这一概念在我国最先由廖汉生教授提出,而后,学者们更是从各种角度对环境意识展开阐述。徐篙龄认为从价值观层面进行论述的话,“环境意识,从狭义上说,是与大自然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的行为价值上的认识;从广义上说,它是民众对人类已创造出的物质型历史遗产和与之相关的人类活动的价值的一种发现与认识。”易教授则指出,从哲学的角度来论述 “环境意识即是人们的能动反映,就是人们对于环境现象与环境保护行为的一种理解。” 而在心理学上,刘培哲老师也提出了“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在对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评估以及在环境问题上的心理认 环境意识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