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也作创意产业丛、创意集群)的形成,是对历史资源的利用以及投资的作用。花建(2006)认为二十世纪末以来,出于全球化分工和市场交换的角度,无论国内国外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数码化、产业集聚化、消费娱乐化的大浪潮冲击之下开始迅速发展一些新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即所谓的新经济空间(new economy spaces)。Sassen(2005)论述了创意产业为城市边缘地区所带来的复兴,A.J.Scott(2004)对城市文化经济空间的研究,Florida(2006)对创意阶层的研究,展现了经济崩塌之后如何以设计、广告、传媒等赋有创意性、知识性的新经济活动使中心城市得到复苏。6683
1978年Gunnar Tomqvist提出了创造性环境(creative milieu)的这一概念之后,Ake Andersson(1998)、A.J.Scott(2004)、Manuel Castells(2006)等都讨论了如何成为培育创意以及创意企业的区域。同时Florida提出了打造创意社会的3T理论,即Technology(技术)、Talent(才华)、Tolerance(包容)。诸大建(2006)认为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创造性、宽容性才能真正使创造阶层集聚。Knudsen(2007)等人阐述了创意产业集聚的重要性,通过直接交流让集聚区内的创意人员及企业能够迸发更多的创意。段进、柯焕章(2008)等探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陈舒雯(2009)利用与区位相关的理论以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为例总结了有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王发明(2010) 认为高度嵌入性的知识与创新是创意产业发生集聚的根源
参考文献
[1] 王谡萍,潘瑾.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学术论丛.2009,(3):12-16.
[2] 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10:56-59.
[3[英]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乔非,俞晓译.上海:上海世纪fIj版集团,2005:201-211.
[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千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32-152.
[5]张京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45-76.
[6]牛文麟主编.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120.
[7][美]曼纽尔•卡斯特.一个跨文化的都市社会变迁理论.陈志梧译.国外城市规划,2006(5):39-68.
[8]吴天麟.推进以工业性资源从事创意产业的新思考.现代物业•新业主.2007(9):23-26.
[9]花建.产业丛与知识源——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力.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19(4):17-21.
[10]Allen.J.Scott.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Prospects for Growth and Market Contestation in Global Context.Urban Affairs Review.2004(3):461-490.
[11]Andy C.PraR.New media,the new economy and new spaces.Geoforum.2000,3 l:425-436.
[12]Graham Drake.This Place Gives Me Space:Pla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Geoforurfl.2003,34:5 1 1-524.
[13]James R.Faulconbnidge.London’s and New York’s Advertising and Law Clusters and their Networks of Learning.Urban Studies.2007,44(9):1635—1656.
[14]Review Roundtable-Cities of the Creative Clas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05,7l(2):203,219. 创意产业集聚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