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相关文献综述Yutaka Harada和Minoru Masujima(2009)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日本经济发展,得出四个结论:资产价值受该政策的影响最大;基础货币与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关系;宽松政策减少了由费雪效应引起的远期利率的不断提高;即使是在利率政策驱动的时代,货币政策依然对经济产生了影响。总而言之,货币政策是减轻经济停滞不前的有效手段。
James Benford, Stuart Berry, Kalin Nikolov and Chris Young(2009)认为政策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强度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实施时间的长短。在经济非正常情况下,标准的经济模型使用和经验证据是极其有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政策采取的适当措施会使得预期目标逐步实现。64949
Kazuo Ueda(2012)认为仅仅宣布一个高目标通胀率本身并没有多大帮助,除非是伴随具体措施来辅助。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是一个这样的措施。但这种方法涉及许多困难比如包含可能的风险溢价长期利率的不确定性引起的通胀目标。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李静(2009)浅析了日本之前的经济复苏动力,认为强大的外需是促使日本经济复苏的第一拉力。此外,该动力从很大程度上是由亚洲新的分工体系提供的。这次新的国际分工体系里,日本获取了三大类利益:在华加工并在华销售,不但成功规避了中国贸易壁垒,实现间接出口还获取了低成本制造;在华低成本加工向欧美迂回出口,获得低成本制造的同时也扩大了对欧美出口,成功降低了与欧美发生贸易摩擦的风险;向在华经营的企业提供零部件有三方面的好处:绕开贸易壁垒、分散贸易摩擦风险和扩大出口。
杨金梅(2011)认为日本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分为三方面:在货币发行量达到目标之前,央行将一直扩大对长期国债的购买规模;改变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启用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而且活期存款余额的指标量必须远远高于法定准备金的要求;日本银行承诺会一直提供充裕的流动性,直到CPI增长率稳定在0或是实现环比增长。但该政策缺乏对资产的结构性调整,过于侧重只扩大货币供给总量。论文网
宋慧中(2012) 对比分析了日本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现金融机构资本约束状况、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市场利率水平、日元汇率变动以及股票价格是影响两次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这些变量中,前两个变量发挥了正向影响。
裴桂芬(2008)将政策的预期效果归为五个方面:诱导短期利率效果、优化资产构成效果、稳定金融体系效果、良好预期效果和承诺效果。
曾红(2010)更多地是肯定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效果。她认为零利率政策以及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及支持经济复苏发挥出一定作用,充分认可了日本政府在看似无法操作的有限空间内寻求微妙有效的可行措施的创新精神。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在以稳定金融为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同时关注多维变量,充分体现了短期内维护金融稳定并关心长期低通胀率的统一。
吴烨和徐伟(2010)认为日本货币政策对预期效果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虽然并未达到理想目的,但起码使得日本经济短期内出现了复苏,也阻止了日本经济进一步滑向“流动性陷阱”,增加了民众对经济恢复的信心。
张惠武(2011)则认为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广泛的流动性也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紧缩的局面。
穆争社(2010)认为该政策还在减轻企业债务利息及活跃资本市场方面得到充分发挥,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的衰退。此外还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合理地引导了公众对未来经济的前景预期。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7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