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三家诗的观点旨在强调《关雎》的讽喻作用,与颂后妃之德之说相差其实并不是很大,只是在用意上加强了教化的作用,在这里就不继续赘述。
3.求贤说。
这种说法最早是出现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上,该书认为,《关雎》是以思“色”喻礼思“礼”,比喻思求具有仁,义,礼,智,信的贤者。后来也有人认为《关雎》是以“君子”求“淑女”来比喻为周王求贤才。这种说法虽然比较新颖但也显得偏颇,与原诗的主旨相差比较远,所赞同的人也并不是很多,影响也就比较小,所以我们暂不做细致深入的研究。
4.恋诗说。
这种说法是在近代才提出来的,以后越来越盛行,成为目前比较流行,支持的人数也是最多的说法。闻一多在《风诗类抄》上面说:“女子在河边采荇菜,其优美的姿态被路过的君子见到之后便产生爱慕之情。”[4](P43)余冠英的在《诗经选》中也明确说,这诗写男恋女的诗。意思大概是:男子路过河边并且对河边的一个采荇菜的姑娘产生思慕之情。其窈窕形象使君子久久不能忘怀,于是他便产生“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美好愿望。主旨都是恋诗说。可是到了后来恋诗说又分不同的派别,一派认为这是民间的恋歌,一派认为是贵族的恋歌。至于《关雎》到底是贵族恋歌还是民间恋歌,这个问题放在下文作讨论。
以上便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四种相对来说比较主流的观点。当然《诗经》流传了五百多年,对于《关雎》的研究也经过了各个时代,关于它的主旨的讨论也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除了以上的四种说法之外还有“婚歌说”,“贵族嫁女祝婚说”等等,这些有的与上面的结论有重复的地方或者有的本身就比较偏颇,所以也就没做过多的陈述,但是这却充分表现着《诗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所以对于其他不完全相同的说法,就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苛求和进行思想的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本人还是比较赞同主流的看法,认为《关雎》是一首爱情诗,下面作详细的理由阐述。
二 关于《关雎》是爱情诗歌的理由综述
第一,对于《关雎》是否是一首爱情诗,我们先从《诗经》系统本身来看。《诗经·关雎》被列为十五《国风》的首篇,而“风”又是采自民间的歌曲,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国风》中大多数的篇目都跟女性有关且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爱情和婚姻的诗歌,其精华就是爱情诗。比如《周南》的次篇《葛覃》是写离开父母的女子出嫁以后回娘家前繁杂的心境;第三篇《卷耳》是写妻子思念在远方征战的丈夫;第五篇《螽斯》以蝗虫顽强的生命力来祝贺多生子女,繁衍后代;第六篇《桃夭》贺人新婚······所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诗经·周南》是男女爱情的集结,而作为首篇的《关雎》有什么理由不是写男女爱情的诗歌呢。就连孔子也说《关雎》所描写的男女之情是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纯洁感情,很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5](P24)
第二,从《诗经》所产生的时代和地区来看。“国风”160篇大部分是春秋初期到中期的作品,也有一小部分是西周时期传下来的地方乐歌,当时的时代是处在奴隶社会时期,还没有严格的封建伦理观念,男女之爱便很自然而然的成为当时的主流,《关雎》的产生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男女朴素真挚的感情。而且《关雎》作为周南的首篇,而《周南》,《召南》的最大的地区文化特色是推行“文王之化”,就是向南方推广西周的礼乐文化,《毛诗序》说“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成风俗。”[2](P5)正是因为这样的教化目的,所以称为“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关雎》的产生也必然不可避免的要与道德教化扯上关系,《关雎》的“后妃之德”说,“婚歌说”,“贵族祝婚歌”等等说法,这些都是为迎合当时的统治,宣扬道德教化,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关雎》在人们脑中的看法肯定是不一致的。我们现在来看《关雎》的主旨,也需要以现代人的眼光,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浅谈《诗经·关雎》主旨(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5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