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及现代意义(2)

时间:2020-08-27 20:16来源:毕业论文
孔子的仁从政治层面上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小处来说就是孔子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的仁从政治层面上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小处来说就是孔子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在这里,孔子强调的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也要顾着别人的利益,不能只顾着自己的欲望利益而忽视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也不强迫别人来做。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就要有仁爱的精神,能够对他人友爱,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其次,要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将心比心。如果能做到这两点,那么离仁德就不远了。从大处而言,就是指君主尊重平民、保护平民。在施行统治的过程中,统治者首先要有爱民的信念,把每一个平民当做是独立人格、受尊重的个体,在平时的政策和施行的过程中,尽量实行爱民、敬民、重民的仁政。

面对国力衰弱、礼崩乐坏的周王朝,孔子的仁道思想无疑对其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也对我们现代社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减少与他人交往的矛盾,这就要借鉴孔子提出的“仁”,也就是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友爱,讲究诚信,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等等。在孔子提出的仁中,孝是最基础的一点,其他问题也是由此而深入的,这一点无疑也对当今社会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父母对我们有生养之恩,对父母孝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和精神上的陪伴与关心,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做不到关心与尊重,那么更不可能在社会交往中做到“仁爱”的原则。孔子的仁道强调了平民虽有地位上的差异,但是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在当政者执政时应该把每个民众当做是实实在在的人,关注每个民众、群体的需要。直到现在,对我们一直倡导和实行的民主政治还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要真正使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和实现每个人的利益,在一定意义上,这也就是仁。以爱民为本,以人民利益为重也可以说是政治的根本价值基础,现在政治社会的整个价值体系很有必要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二、为政以德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理念也缺少不了德治的思想,为政以德也是孔子对执政者的价值取向的要求。孔子的德治思想的理论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概述,即基本前提----对统治者自身修养的要求;主要手段----对民众进行德的教育。

在为政以德中,首先统治者要做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德治的基本前提,使自身的修养符合了社会主流的道义,才能使政治得以推行。孔子虽然提出了一定的重民思想,但他身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背景之下,孔子仍旧维护封建君权制度,在他看来君君、臣臣这种等级制度是不可以混淆的。所以君主作为施行德政的主体,他的自身的政治道德修养在国家的治理中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道德作为一种无形而深刻的力量,当政者只有拥有并践行这一道德天赋,才会树立起自身的形象、权威,才能拥有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资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在《颜渊》中也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可见,只有统治者自身做到他所要宣扬的政治修养,以身作则来起到正面的标榜作用,才能使民众以他为榜样,向他效仿,为良好风气的形成以及政治的推行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及现代意义(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5937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