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权衡需求理论视角下的“微信公众平台”研究(6)

时间:2017-01-09 17:17来源:毕业论文
㈣对工作和学习信息需求的满足 在数据的调查中,受访者中学生和在职人员的比例最为之高,分别是31.06%和55.3%,从年龄也可以看出微信的使用者主要以青


㈣对“工作和学习信息”需求的满足
在数据的调查中,受访者中学生和在职人员的比例最为之高,分别是31.06%和55.3%,从年龄也可以看出微信的使用者主要以“青年人”为主(18~40岁占比98.48%)。而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工作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个部分,因此对于工作和学习信息的需求也不可或缺。但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能够满足用户此类需求的条件和机会少之又少,或者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并没有的此类的相关功能。对于微信公众而言,则是另一番样子。由于微信公众账号的“草根性”,微信公众账号的类别极为丰富,几乎覆盖了每个行业和知识领域,再加上微信公众账号的“语音推送”功能和“一对一聊天”功能等,更是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在“工作和学校信息”方面的需求。就以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英语”为例,在页面便可以看到“华尔街英语”、“每日学英语”、“一起记单词学英语”、“沪江英语”、“阴雨周报”、“美联英语”等数不胜数的微信公众账号,以其中的“每日学英语”为例,不仅每天会向订阅者推送1次精彩的实用英语内容,而且在菜单功能上为满足受众的学习需求,提供翻译、查词、听歌等功能。此外,再以建筑行业为例,通过搜索可以发现“建筑师杂志”、“建筑工人联盟”、“世界建筑”、“建筑结构”、“建筑行业人才俱乐部”、“智能建筑行业交流”等各方面的业内微信公众账号。
五、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特点的需求满足分析
㈠ 草根性上的民主化
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微信公众账号(实际运营者)是传播者、订阅者是受传者。对于两者而言,因为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低门槛、便捷性以及大众化,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草根平台。传播者可以根据其属性和定位的不同,申请开通服务号功能、订阅号功能或者企业号功能,尤其是订阅号功能,可以让普通人拥有基于社交圈的自媒体平台,不分年龄、不分行业、不分经验只要用户有去分享和表达的欲望,就可以作为传播者去传播。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曾指出,传播的主要作用是为社交需求和自我中心表现的需要。而无论是从传播者还是受传者的角度来看,微信公众平台都满足了用户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的需求,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渠道去表达,媒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人们可以自主的在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这个媒体上写自己所想表达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借助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来分享自己,传递个人生活的感悟,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
《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封面上曾出现过一个大大“YOU”和一台电脑,时代周刊解释说,社会正在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将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而2006年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内容的使用者和创造者。而如今2016年,媒体更是将2015年誉为“自媒体元年”,而这不仅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意着传播模式的改变,而民主化已成为传播过车的主要特点之一。
㈡更强的时效性和交互性
时效性一直是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衡量新闻的一个决定性标准。与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相比,因为微信公众平台基于互联网的便捷性,其时效性和交互性更强。以报纸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讯息基于报纸的传播需要经过选题、写稿、排版、印刷、发行等系列过程,与读者的沟通也仅仅依靠于读者来信和电话,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点对面的单向传播过程,而微信公众账号只需后台登录或使用“公众号助手”,便可以在一秒间将稿件内容传送到订阅用户的手机上,而且用户可以点赞、转发,与他人分享和讨论。而同时也正是因为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低成本和高速度,绝大多数媒体也已经投入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而“人民日报”推文的10万+更是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权衡需求理论视角下的“微信公众平台”研究(6):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207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