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内环线以内的虹口区,占地面积29公顷,以里弄式花园住宅和新式里弄居住风貌为主要特征,有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8处[1]。二战期间,大量欧洲犹太难民逃亡至此并长期居住,也在这里留下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魅力。
但伴随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忽视了对这些历史风貌区的更新保护,高楼大厦渐渐取代这些低矮的小平楼,原本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迁往更为干净整洁的公寓生活。如今的提篮桥美丽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拥挤脏乱的街道,廉价喧哗的出租房,没有多少人仍记得这里的独特历史。
景观再生,在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当下也应运而生,人类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引起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开始采用积极的人为干预使这些原本具有美感和历史价值的景观在保持其原有的独特的外观内涵的基础上,更新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与意义,让这些景观更好的流传下去,长久的存在于人类历史文化中。
对于本次课题研究的提篮桥历史风貌区,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上海人民的心中有其独一无二的地位,对于世界和平的历史的也有极其深刻的意义。但因为现如今居住在这片区域的人们生活环境无法得到很好的改善,他们也无暇顾及对于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与关心,因此此次的景观再生研究与设计涉及两方面,一是对于居民生活区的再生改造,二是对于历史风貌景区的景观再生改造。只有在满足居民生活品质改善的前提下才能引起人们对于历史足够的重视与关心,只有更好的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风貌区才能让提篮桥历史风貌区长久的保持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只有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改善才能推动城市的良好发展。
2 背景分析
在2005年举办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九十二岁高龄的前美国财政部长布鲁蒙赛尔简明扼要地传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没有提篮桥就没有散播在世界各地的犹太后裔。在这片特殊的区域内,不仅仅曾经关押过诸多重要人物,更重要的是,二战期间,这里曾经为超过三万名欧洲犹太人提供过避难场所,使他们免遭各方迫害,从而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具有非常独特意义的一笔。全世界那么多犹太人纪念地里,唯有上海的提篮桥一带如今依旧保留着活的“诺亚方舟”[2]。正是因为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曾经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犹太人民也在昔日的岁月中留下了许多带有犹太特色的人文景观,见证了中犹人民的深厚情谊以及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除此以外,这里有老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以及始建于乾隆年间最早为保护渔民而建的下海庙,还有被称为“远东第一监狱”关押过许多革命烈士及反动人士的提篮桥监狱等等。由于提篮桥的国际内涵及建筑与街道的特有形式,上海市规划局在详细调查和论证后,建议将其列入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确定该区域为“特殊建筑、里弄住宅、宗教场所”三大特征[3]。
然而,随着近现代工厂的开设、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街道空间被占用等等,如今的“诺亚方舟”已经失去往日的风采,北外滩地区迅速开发,历史文化风貌区周围盖起很多新兴的商务大厦,但这些高楼大厦和周边破旧的历史街区没有办法很好的衔接起来,这样的现状也给历史街区的开发带来巨大的压力。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内,除摩西会堂外,其他有特质的历史景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传统里弄沦为廉价的出租房,内部的住房环境也让人堪忧。虽然世博后得到部分的翻新改造,但街道内部状况和居住环境还是不尽人意。 上海提篮桥历史风貌区景观再生研究与设计(2):http://www.751com.cn/yishu/lunwen_4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