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锚系工作原理
锚在船舶航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合理地使用它会给我们操控船舶带来方便和安全保障。所以熟练掌握船锚的工作原理十分必要。首先讲下抛锚的条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抛锚的,最佳的底质是沙石底,泥底其次,礁石底质就很难抛锚,可能难以产生抓力,也可能被岩石卡住难以起锚。水深太大,比如在大洋上,三、四千米的水深,也不能抛锚。
船舶抛锚停泊是常用停泊方法。其过程大致是:船上以锚链或锚索连接的锚抛入水中着地,并使其啮入土中,锚产生的抓力与水底固结起来,把船舶牢固地系留在预定的位置,根据不同的水域、气象条件和作业要求、锚的抛投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方式有首抛锚、尾抛锚及首尾抛锚。
1、船首抛锚
船首抛锚,有抛单锚和双锚两种。一般情况下只抛单锚即能系牢船只,只有在风浪特别大和锚地大狭小时抛双锚。船首抛锚时,船体所受的风力、水流力及浪波冲击力等外力最小,所以这种方式是抛锚停泊的主要方式,也是主锚布置在船首的主要原因。一般很小的船上和渔船上只配一个首锚。除此之外,任何船舶上都在船首配两个主首锚。当船长达一定程度时,船上还应另设一个备用主锚,也称为抗风锚。
2、船尾抛锚
船尾抛锚多用于内河船和登陆船艇。当内河船向下游顺水航行停泊时,为保障安全和避免调头、常采用船尾抛锚。在登陆舰艇退滩作业中,在主机的配合下,依靠锚机的拉力将搁滩的舰艇拉下滩头。
3、首尾抛锚
若想使停泊的船舶总是以船舷,对着风向时,就采用首尾抛锚方式。首尾抛锚的方法,一般是将主锚从顶风方向抛出,从船尾把一根缆索绕过船舷外边与已抛出的主锚链联结,然后再放出一些主锚链即可,另一种方法是,在首部主锚抛出后,再从尾部抛出尾锚。尾锚通常用小艇运出抛下,尾锚一般比主锚小,约为主锚的1/3。
抛锚时,不能用太快的速度,要慢慢将锚放下,速度过快会导致锚及锚链的难以刹住,可能损坏锚机,甚至可能产生其它严重后果。锚首先是锚冠触底,然后锚身躺倒,这时在平衡杆作用下,锚爪尖端也会触底,但是不会抓到沙石中。船会继续放下一定长度的锚链,使大部分锚链都平铺在海底。这时向后动车,将锚链向后微微拖动,锚爪在锚身重力和锚链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就插入沙石中。
此时,船舶会稍微收回一些锚链。一般而言,放出的锚链长度应该是水深的3-5倍。锚链过长,则增大的船舶的回旋范围,易于与其它抛锚船只碰撞。锚链过短,则易于向上牵动锚身,使锚松动,失去抓地效果。在锚抓抓地后,相当于打了一个地桩,而锚链在放下后,基本上只有与底质水平的拉力,在这个角度上,锚的抓力是最大的。除非风浪极大,一般船锚都可以抓牢。
在起锚时,船舶向前动车,同时慢慢收回锚链,在离锚较近处,拉直锚链,此时锚杆在锚链的拉力下将抬起,锚将以锚冠为轴,利用杠杆的原理将锚爪从底质中起出,然后船舶继续收回锚链,直至将锚拉出水面,这就完成了起锚过程。
2.2 锚系的分类
锚是锚泊设备的主要部件。古代的锚是一块大石头,或是装满石头的篓筐,系在绳的一端抛入水中,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以其重量使船停泊。后来有木爪石锚,即在石块两旁系上木爪,靠重量和抓力使船停泊。中国南朝已有关于金属锚的记载。中国古代帆船使用四爪铁锚,这种锚性能优良,至今在舢板和小船上仍有使用的。现在锚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有杆锚、无杆锚、大爪力锚及特种锚四大类型,十多种锚[2]。 UG锚系仿真运动分析的ADAMS二次开发(4):http://www.751com.cn/zidonghua/lunwen_5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