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材料科学 >

45钢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淬火组织的影响(3)

时间:2019-04-08 10:35来源:毕业论文
常用钢种淬火的加热温度 实际生产中,加热温度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如亚共析钢中碳含量为下限,当装炉量较多,欲增加零件淬硬层深度等


常用钢种淬火的加热温度
实际生产中,加热温度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如亚共析钢中碳含量为下限,当装炉量较多,欲增加零件淬硬层深度等时可选用温度上限;若工件形状复杂,变形要求严格等要采用温度下限。
淬火保温
淬火保温时间 由设备加热方式、零件尺寸、钢的成分、装炉量和设备功率等多种因素确定。对整体淬火而言,保温的目的是使工件内部温度均匀趋于一致。对各类淬火,其保温时间最终取决于在要求淬火的区域获得良好的淬火加热组织。
加热与保温是影响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奥氏体化获得的组织状态直接影响淬火后的性能。-般钢件奥氏体晶粒控制在5~8级。
淬火冷却
要使钢中高温相——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成低温亚稳相——马氏体,冷却速度必须大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工件在冷却过程中,表面与心部的冷却速度有-定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足够大,则可能造成大于临界冷却速度部分转变成马氏体,而小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心部不能转变成马氏体的情况。为保证整个截面上都转变为马氏体需要选用冷却能力足够强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心部有足够高的冷却速度。但是冷却速度大,工件内部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造成内应力,可能使工件变形或开裂。因而要考虑上述两种矛盾因素,合理选择淬火介质和冷却方式。
冷却阶段不仅零件获得合理的组织,达到所需要的性能,而且要保持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是淬火工艺过程的关键环节。
1.2 淬火的发展与应用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对金属内部组织状态变化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从60年代以来,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技术的应用,各种测试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研究马氏体形态、亚结构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获得不同形态及亚结构的马氏体的条件,第二相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对力学性能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淬火新工艺也层出不穷,择要筒述如下。
1.2.1 循环快速加热淬火
淬火、回火钢的强度与奥氏体晶粒大小有关,晶粒愈细,强度愈高,因而如何获得高于10级晶粒度的超细晶粒是提高钢的强度的重要途径之一。钢经过α→γ→α多次相变重结晶可使晶粒不断细化;提高加热速度,增多结晶中心也可使晶粒细化。循环快速加热淬火即为根据这个原理获得超细晶粒从而达到强化的新工艺。例如45钢,在815℃的铅浴中反复加热淬火4—5次,可使奥氏体晶粒由6级细化到12~15级;又如20CrNi9Mo钢,用3000赫芝200千瓦中频感应加热装置以11℃/s的速度加热到760℃,然后水淬,使σs由960MN/m2增加到1215MN/m2,气由1107MN/m2,增加到1274MN/m:,而延伸率保持不变,均为18%。
1.2.2 高温淬火
这里高温系相对正常淬火加热温度而言.低碳钢和中碳钢若用较高的淬火温度,则可得到板条状马氏体,或增加板条马氏体的数量,从而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从奥氏体的含碳量与马氏体形态关系的实验证明,含碳量小于o.3%的钢淬火所得的全为板条状马氏体。但是,普通低碳钢淬透性极差,若要获得马氏体,除了合金化提高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外,只有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和加强淬火冷却方可。例如用16Mn钢制造五铧犁犁臂,采用940℃在10%NaOH水溶液中淬火并低沮回火,可获得良好效果。
中碳钢经高温淬火可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得到较多的析条状马氏体,以提高其综合性能。例如AISl4340钢, 870℃淬油后, 200℃回火,其σs为1621MN/m2, 断裂韧性Kc为67.6MN/m,而在1200℃加热,预冷至870℃淬油后200℃回火,σs为1586MN/m2,断裂韧性Kc为81.8MN/m。 若在淬火状态进行比较,高温淬火的断裂韧性比普通淬火的几乎提高一倍。金相分析表明,高温淬火避免了片状马氏体(孪晶马氏体)的出现,全部获得了板条状马氏体。此外,在马氏体板条外面包着一层厚100—200朋残余奥氏体,能对裂纹尖端应力集中起到缓冲作用,因而提高了断裂韧性. 45钢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淬火组织的影响(3):http://www.751com.cn/cailiao/lunwen_318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